销 魂 李 清 照-----[中外风流人物速写]

爱百科 52 0

    公 民 胡 耀 帮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现代 艾靑]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唐 张若虚]

     “我为自已建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俄 普希金]

     中国,辽阔的中国,闪耀着无数森林、河流、阳光、月色的中国;你的人民,在大地上劳动、耕作、歌唱与前进。用手围成圆心,倾听长城的心跳,谛听长江的欢歌.......

     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自豪,我与胡耀帮是同为一个国度的公民。

             1

     按字典解释:[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的义务的人。]

             2

    1915年11月20日,旧中国迷雾重重。其时,北洋军阀袁世凯密谋复辟帝制,孙中山愤起讨袁护国的前夜。胡耀帮降生于湖南浏阳中和乡苍坊小山村。

    老輩子中有人来贺喜,他也粗通文墨;信手翻开[诗经]篇章,一句“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之句跳入眼帘。自那天起,胡耀帮这个名字伴随俗称“九伢子”的人走完一生波澜壮阔的历程。

    1927年秋天,湘赣边界爆发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9月20日早晨,损失惨重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南撤至文家市,在里仁学堂的操场集合整队时,胡耀帮与表哥杨勇等一帮学生,正趴在学校围墙上看热闹。

    一个面容清秀、长发遮耳的高个子人走到了队伍前。

    他一手叉腰,一手挥舞:“.....我们现在力量还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可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因为老百姓在我们这一边,有了群众就有了天下.....”

    这个上身穿白色土布褂子的讲话人,叫毛委员。

    胡耀帮未曾想到,这次革命活动,会让他与革命终生相连。

    他一直追随着毛委员的脚步。

             3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敢于渲泄这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湘人精神,在灾难深重的旧时代,一次次爆发出炫目的电闪雷鸣。

    胡耀帮打着光脚参加了革命队伍。

    谭启龙回忆道:“胡耀帮生性好动,组织能力强,把儿童局的工作搞得热火朝天。”

    这段时间大约为1930年底至1932年初。

    苏区在肃反工作中,胡耀帮被人诬为“AB团”成员;这个“AB团”是国民党的一个秘密组织,任务是渗透苏区,造谣惑众,窃取情报,专搞破坏。

    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批准逮捕并枪毙“一胡二曾”,胡指胡耀帮,二曾指曾镜冰、曾涤。

    行刑前一天,恰逢时任苏区中共中央局副书记的冯文彬看到名单,他很早前就认识了红小鬼胡耀帮,根本就不相信不到17岁的胡是“AB团”成员;冯机智地对看守人员讲:“我要把他们带回少共中央进一步审问。”

    冯文彬将走到鬼门关口的胡耀帮,给活生生地拽了回来。

    1934年,蒋介石对苏区展开的第五次“围剿”中,由于“左倾”盲动,苏区血流成河。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这一走就走了两万五千里,史称“长征”。

    胡耀帮被编入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第二团,担任共靑团总支书记。

    过湘江后染上疟疾的胡耀帮,搖搖晃晃地行走在衣衫褴褛的队伍里。到贵州境内时,杨勇看见打摆子的胡耀帮,忙着扶他上马背才坚持赶到遵义。

    “遵义会议”,毛泽东重掌红军指挥权;红军的命运,才得到根本改变。

    胡耀帮作为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与英勇的红军一道,克娄山关,二占遵义城,四渡赤水,蹚草地......身高不到1.6米的胡耀帮,奇迹般地走到了延安-----他面色腊黄、衣衫破烂,当时不到20岁,体重不足70斤。

    在参加长征的8万名红军将士中,胡耀帮是后来8千名幸存者之一。

    他与陈丕显、谭启龙并称为“三个红小鬼”。

             4

    南征北战,席卷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18日,时任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帮,结束军人生涯,前往四川南充,担任川北行署主任。在新社会的万千气象中,领导川北人民减租退押,剿匪反覇,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两年过后,川北经济象雨后春笋,节节长高。

    胡耀帮的工作,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的肯定。

    1952年7月,奉调进京的胡耀帮,主持中国新民主主义靑年团中央工作。

    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那时,新中国的红日刚刚跃出地平线,放射出万道灿烂的霞光---红日,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而霞光,则代表着靑年团。

    胡耀帮在团中央,用心血浇灌着两行大字“朝气蓬勃,实事求是”。

    在中国的反右斗爭中,胡耀帮尽自已的努力,保护了一大批团干部。在“庐山会议”上,胡耀帮面对批斗彭德怀,始终保持沉默,这很让神坛上的毛泽东失望。

    大概有一到两年,毛泽东不大理会胡耀帮,让他坐上冷板凳。

    1962年冬天,胡耀帮带职下放;他被安排为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

    在华国锋的陪同下,胡耀帮到了酃县[今炎陵县]。

    忙完工作后,胡耀帮又借阅了酃县志,一口气读完,天已大亮。

    12月7日上午,胡耀帮在酃县干部会议上作了题为[为人民多做好事]的报告。他激情洋溢地讲道:“......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葬在你们酃县,这是酃县人民的骄傲。.....他教人制造农具,种植五谷.....识别了百草,发现了医药;他倡导交換,发明了商业。亿万人民则皆以炎黄子孙自谓。今天,我们共产党人的事业更伟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氏前人更大的志气,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毅力,更多的才智,下决心迎着困难向前走。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多干实事。如果能这样,人民也是不会忘记我们的。”

    酃县[今炎陵县]的人民不曾忘记这段讲话;他们将[为人民多做好事碑]勒石于酃县,也永久地安放于百姓的心中。

             5

   “文革”中期,胡耀帮自然受到了冲击,他被下放到河南省潢川县黄湖农场劳动缎炼。

   一位老同志这样回忆:“....耀帮同志要求干重活。插秧、割草、用小车拉石头,参加防汛抢险......。”

   工地上,一位同志受委屈后不愉快;胡耀帮将[后汉书]一句:

             以天下为量者,不计细耻;

             以四海为任者,不顾小节。

   的字条送给这个人。

   黄湖农场夏天很热,耀帮钻进蚊帐,点亮小马灯,戴上老花镜,读他的马、列、毛等经典著作。

   “九、一三事件”后,“四人帮”占了上风;胡耀帮坚持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他对“梁效”等御用文人嘲讽道“这种人,1958年能吹亩产几万斤,1968年能吹林彪‘最最最’,现在又把法家说成是爱护人民的革命家。这种人既没有知识,又没有骨头”。

   邓小平复出后,安排胡耀帮去中国科学院工作。

   经过一个月苦战,[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完稿,在提纲中,胡耀帮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

   1975年10月24日,在中科院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大会上,胡耀帮挥舞着手臂,挥洒着激情:“40年前的今天,我们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长征。40年后我们再干一件大事,进行新的长征,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强国”。

   报告会接近尾声时,胡耀帮动容地讲:“.....25年后的今天,再开这么个大会。假如我能掙扎着活到那一天,我没有别的请求,就有一条,我来坐在一个角落里,只要给我那么一两只烟,就可以了。我想那个时侯,坐在台上的是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四化贡献了力量的人,我向他们表示祝贺......”

   胡耀帮的话,突然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打断了。

   他大力贯彻邓小平的治国方略,为压抑多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崭新的希望。

             6

   红太阳驱散了满天乌云,“四人帮”被粉碎了。

   胡耀帮很快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禁区,胡耀帮勇敢点燃了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圣火。

   1978年5月,胡耀帮批准几易其稿,震动华夏的思想利器-----由孙长江、胡福明磨出初稿,多位智者反复修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亮相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

   一篇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论文章轰然问世,思想解放的潮流冲开顽固闸门,滾滾向前。

   197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会及时果断地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停止使用“以阶级斗爭为纲”的错误口号;同时,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胡耀帮在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引用苏轼一句名言:“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勉。他冲破阻力,雷厉风行,将建国30年来的冤假错案一一颠倒了过来。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被翻了过来;

   特大冤案“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一案,被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平反;

   不久,中央为刘少奇举行了万人追悼大会。

   这个期间,经中组部及胡耀帮亲手复查平反,直接做出结论并报中央批准的就有445名党的高级干部。

   胡耀帮又把目光投向了解决右派问题。

   经过耀帮做了大量拨乱反正的工作,全国共有55万名所谓“右派”,一律被改正。

   胡耀帮是个把革命气节与独立人格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某种程度上,他所做的这一切,是在庄严地维护着共产党的形象,捍卫着人民的利益。

   胡耀帮于1989年4月15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1990年12月5日,这位将半生精力与智慧贡献给了共青团事业的革命长者,这位将毕生信仰与追求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公民胡耀帮,长眠于江西德安共靑城。

   回望1965年,兼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的胡耀帮,在繁复的工作中病倒了。

   这是累了的----当年陕西省的粮、棉产量均大幅增长,为建国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

   张爱萍将军视察西安时看见胡耀帮人精痩、头发长,很感慨地讲:“陕西肥了,耀帮痩了!耀帮对陕西是有功劳的啊。”

   不光是陕西,在整个中国的大地,不断辉映着胡耀帮的身影:吾貌虽痩,天下必肥。

   胡耀帮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最有资格在中国居住,并终生获得老百姓爱戴的一位公民。

       怪 才 辜 鸿 铭

     辜鸿铭怪到什么程度?许多旁观者百思不得其解。

     他老家是福建同安人,1857年生于英属马来西亚的华侨家庭。10岁时,被义父英国公民布朗带到英国留学,先后就读于英、德、法11年,获理、工、文、哲文凭多张,1883年回归中国,成为张之洞幕府英文文案。

       海风,拍击着槟榔屿的椰树;在太阳的光合作用下,吹拂至英吉利海峡了。广阔的海平线上,游轮的影子显得落寞,辜鸿铭拖着长长的独辮子,随着潮声往来于蔚蓝色的天空下。

       1

     先说说辜鸿铭这个怪。

     怪到什么程度了呢?他是混血儿,天生一副深蓝色眼睛带鹰钩鼻子的洋人面孔,黄头发闪烁,又长长垂下一根编成马尾巴的金色辮子。冬天穿一件枣红色宁绸的宽袖方马褂,头戴瓜皮小帽;常坐黄包车从红楼归家,引得路人围观。

     辜鸿铭对女人的三寸金莲尤为嗜好,他是极赞成妇女缠足的,以为“小脚女人,神秘美貌,讲究的痩、小、尖、弯、香、软、正七字诀......”他提笔写文章时,一遇文思堵塞,他便高喊淑姑夫人快来挨到坐下,一手捏三寸金莲,还举起嗅一嗅,如闻甘露。稍顷,灵感奔来,笔走龙蛇,十分快意。

     辜鸿铭也是赞成一夫多妻制的,他对反驳者笑笑,指方桌上的茶具大发妙论:“妾者,立女也,当男子疲倦之时,有女立其旁,可作扶手之用。”辜对扶手的妙喻霎时传遍士林。辜还振振有辞:“一把茶壶,可配四只茶杯,那见一只茶杯配四把茶壶的呢?”他这话是为一夫多妻制呐喊的,旁人均引为笑谈。

       2

     辜鸿铭懂几国语言,尤以英语最为纯正圆熟。

     他留学期满回到中国后,经人介绍,转投张之洞幕府开始政治与学术生涯;在这期间,他形成了奇特混杂的世界观。

     他精通西方几国语言,获得多张西洋愽士学位;却一生致力于向海外鼓吹中国文化,尤以儒学经典为甚;

     他满腔热血又生一张冷脸,全然不顾四时季节之変化。他用外语骂洋人,用中文骂国民;从慈禧太后到李鸿章、袁世凯,一路如雷电交加地骂过来,被骂者几无还手之力。

      他又是反潮流的斗士,近代中国人民渴望的西方洋务运动,他爬上讲台张口就不遗余力地宣扬孔孟之道;社会呼喚民主,他就拥戴帝制;社会主张妇女解放,他赞成纳妾缠足;当社会清一色长衫子出行时,他的西装革履在北平城赚足了眼球。

      以此来认定辜鸿铭是个怪物,似乎又肤浅了些。

      八国联军对北平的践踏再对圆明园的浩刧真是一场旷世大灾难。

      联军总帅瓦德西晋见淸庆王时拍桌子,命令王爷快写降书顺表,否则把北平城烧光杀光。

      辜鸿铭与李鸿章商议后,决定治服这头野兽。

      当瓦德西再次拍响庆王桌子时,辜鸿铭从屏风后转出身来,手指瓦德西断喝:“你太无礼!”瓦楞在那儿,辜又对他举了一个简单的“恶鹰”例子就征服了这个瓦德西。瓦承认自已暴躁、骄横,红着脸给了辜一个西式拥抱。

      这以后,清政府与八国联军开始议和。

      虽然结局仍以淸政府赔偿白花花的白银了事;不过在很小的范围内,辜鸿铭能将此事转圜,实在是得益于他了。

      有一天,辜鸿铭挤在一堆外国人中看洋人演出,正看热闹时,外国人忽见一拖着洋辫子的中国小老头儿在当观众,不免高声议论起这个怪怪的“支那人”来。这可惹恼了辜鸿铭,他跳上舞台,用极纯正的英语,把刚才那些嘲弄、挖苦、侮辱他的话语,狠狠地批驳了一顿。他理直气壮地指出:“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你们是我们的客人。我们如果到你们的国家去作客,决不会如此无礼”。一席话把那些鄙视他的人驳得目瞪口呆。事后打听才知道,这个干痩的老头儿,便是鼎鼎有名的爱丁堡大学出身的辜鸿铭博士。

       3

      辜鸿铭后来与两个世界级文学大师结交一生。

      一是俄罗斯的伟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曾给辜鸿铭写过 ,信中指出:“.....我相信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生活要起一种重大的变化,我并且相信在这个变化中,中国将领导着东方民族扮演重要的角色。”事隔不久,1908年8月6日,托尔斯泰喜迎八十寿辰,辜鸿铭因与托氏友谊被同仁公推为其撰写中英双语寿文。寿文祝道:“....先生当代文章泰斗,以一片丹忱,维持世道人心;欲使天下同归于世道,钦佩曷深。”

      在东方,依然有辜氏与西方的托氏伸出人性化的手掌,遥遥相握。

      英国大作家毛姆曾写下名噪一时的[月亮与六便士],还写出终生在精神世界中苦旅的主人公拉里、并寻求到人生真谛的[刀锋]。孰料这个寒羞的孤僻的毛姆与辜鸿铭一见如故。毛姆称辜鸿铭“是中国孔子学说的最大权威.....他担任过慈禧太后的一个最大的大臣的秘书许多年。他有一群门徒,数目很小,因为大半的学生比较喜欢外国大学的华丽宿舍以及夷狄之邦的有用的科学,而很不赞成他那质朴的住宅和严竣的驯导....我结论说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

      毛姆的文章还回忆了辜鸿铭与他会面的场景:孤傲、尖刻、奚落、自尊....然而到了会见结束,辜鸿铭磨墨展纸,轻舒管毫,微笑着,眼中闪着得意的光泽。

      “我送两首小诗给你呢”。

      毛姆将诗带回国内,找人翻译一段;大吃一惊,诗高贵浪漫,如英国人的血统。

      他脑子不断闪现辜老先生犀利的目光与鹰爪般的枯手。

      两人真挚的友谊贯穿一生。

       4

      辜鸿铭对中国文化输向海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无数洋人因为他而进入中国社会的实质;

      无数洋人又因他的人格魅力而凭添对中国文化的敬重。

      辜鸿铭不管这些----他就蜷在书房头,吐出英语单词,捧着爱妾小脚,品尝芬芳龙井,提笔再写对孔圣人的感悟。

      看他久久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洋老头儿形象,我想说----辜先生,你一直并没有长大,你就是一位可爱的香喷喷的婴儿。

       面 对 曹 操

    在古人曹操面前,让我们后来者自觉地低下倨傲的头来.......

    对曹操的一代袅雄之身,二千余年,不断有好事者使出浑身解数从头到脚向他泼下脏水;好象还有点不解恨似的,脏水湿透了曹某人的铠甲,定定神,朝着他征战中满布疲惫的胡子脸上吐一口浓痰。

    曹操伫立寒风扑面,朔风阵阵的战场上,对挑衅他的小人之举浑然不知。

    安徽亳州,地处皖西北,与河南接壤;早在1800年前,当亳州被称为谯国之时,主要是曹操的故里而立为“陪都。”与许都、长安、洛阳、邺城并称“天下五都”;而在这片日渐衰微的黄土地上,先后发现了曹操正室丁夫人家族墓,曹操祖父曹腾、曹操父亲曹嵩等亲人的墓园.....

    曹操不知身后事,依然征战于北方。

       1

    曹操很年轻的一天,东汉名臣桥玄走了过来;不知何故,他忧郁地盯住这个“姿貌短小”的男人,渐渐眼露喜悦,郑重地对这个青勾子娃儿说:“天下将乱,只有你能够使天下安定啊,望你好自为之。”就这句话,乐得曹操屁颠屁颠的,似乎自已如潜龙在渊,不日即可腾云直上九天云霄一样。

    20岁,曹操就获“举孝廉为郎,”不久又当上芝麻官,管理洛阳的一个小社区。他命人造的五色棒,颇具威慑力,对犯罪分子“杀无赦”,一时间,曹某人管的地盘呈现清明景象,居民感激莫名。他后来被调往山东任济南相,到任不久,依法奏兔了8个贪脏枉法的官员。这一招痛快是痛快了,又得罪了不少权贵。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短手短脚的曹操卧于床榻,想:“我还真该留条后路,不说啥,至少不要连累家人吧?”这样嘀咕了几句,遂决定托病请假回老家谯国读书打猎,与浮云为伴,常枕石头山中眠。

    假如黄巾军不揭竿而起,我猜想,曹操终老于故乡的山中也就很正常了。

    真正让曹操驰骋战场.逐鹿中原.激荡风云,一展才能的千载难逢大机遇降临了.....

    公元184年,全国性农民大起义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受朝廷之命出战,开局大顺,在今河南境内颖川大败黄巾军,"斩首数万级。"这帮农民的慌乱行动,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也造成诸多豪强世家的蠢蠢欲动,他们煽阴风于密室,点鬼火于基层,密谋废掉汉灵帝,以使社会陷入更大的乱象之中。在棋局变幻.人心惶恐的氛围里,有个鬼头鬼脑的家伙找到曹操,要他一齐行动,曹操想也没想就断然拒绝了。公元189年,利欲熏天的董卓谋杀汉少帝,曹操极为愤怒,他在庭院里走来走去,踩平青草,恨恨地说:"不可恕,不可恕。"星夜赶回老房子,将能变卖的家财悉数变现,前往山野挑选一批骠悍的农夫组成军队,曹操披挂上阵,带队讨伐乱世奸臣董卓。3年征尘,曹操军事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打败董贼子,又踏着泥土,将他收编的30余万黄巾军围拢,精心运作,一举改编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青州兵。南征北战后,这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今敌闻风丧胆。官渡之战将曹操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公元208年,一身征尘的曹操满54岁了,他換上官袍,踌躇满志地自任丞相,从而登上了他个人权力的顶峰。

    惜乎,名震千古的赤壁大战,曹操终将败于孙权和刘备的衮衮联军,而失去了统一中国的绝佳机会。至此,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

       2

    古人有个习惯,一旦功成名就,自然追求享乐:娶小老婆的,炼仙丹追求长生不老的,到山中寻访僧人的,或到酒肆经常买醉的......亳州人曹操也不例外,他暗想,你们不是嫌我“五短身材”吗?你们不是鄙视曹某人的父亲乃“乞丐携养”吗?好,曹操我也纵情声色又何妨啊,我及时行乐也好象沒有不对-----他来劲了,前前后后娶了14房老婆,而且特能生,曹操共生了25个儿子,至于有没有丫头,史书也象是没记载。

    公元208年,声名赫赫的曹操召名医华佗当他的私人医生,为其治疗“头风眩”毛病。说起来这个头痛对曹操不是件小事情,它一旦发作,曹操觉得头要破了,人要死了一般。有一次,曹操就在痛苦中叫华佗将他脑袋上开条刀口,以便将瘀血放出来才好受些。

    一天华佗萌生去意,想为普天下百姓治病;曹操劝说无效,似乎“头风眩”仍在固执地发作,曹操一时失掉理智,挥剑处死了华佗。当然,对他来讲,杀个人如灭一只蚂蚁,不过头痛症仍然与他对抗。

    曹操并不一味声色犬马,那样的话就不配称“大丞相,大袅雄”的称谓了。在那个时代,美女、香车、地位、名声于他如影相随。然而患病最可怕,医不好更恐佈,他深知命或不保,于是着手安排后事。

    曹操最先看中的接班人是曹冲,然曹冲早夭,一度让曹操苦恼,甚至说出“若使仓舒[曹冲]在,我亦无天下”的动情的话来。随后,曹植的才情真正打动了曹操,他特意为曹植礼聘了大批谋士,希望能与他的另一个儿子.在卧榻之侧虎视耽耽的曹丕抗衡,然人算不如天算,曹丕在世族的拥戴下被确定为接班人。曹操死后,也有文学功底兼具领导才干的曹丕继任魏王。

    漫漫岁月,欲说后来好困惑:曹魏政权不过历两代的灿烂,究竟如天边还算清澈的流星,很快堕入深渊。

       3

    曹操当然是一个奇才,他不仅很强势,而且极富谋略眼光。

    这一天,曹操在远征乌桓异族的长途跋渉中,釆纳谋士田畴的建议,佯装退军,乘乌桓人守备松懈之际,杀回马枪,捣入敌方大本营。在迂回曲折的战爭中,曹操已近53岁,他与军队一道行军,自然气喘吁吁了。

    他在攀登碣石山时停下脚步,远远一望,山顶一块巨石巍然挺立,象傲视苍天的仙人登高远眺。

    曹操[字孟德]的丝竹管弦撩拨于心海,他觉得天地间神圣的万千气象在大海上浩浩翻卷;他大歩跨于碣石上,一首响彻行云.风流千古的恢宏诗篇席卷天空: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近两千年来,这首宇宙的强音久久萦绕星汉无声转玉盘的空间而不干涸而不熄灭!

    很快,乌桓人在曹操的神机妙算中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建安十三年冬月十五日,此夜,曹操在酪酊大醉中,手横长槊,立于船头。将一杯浊酒洒入江心,曹操朗笑道:“我持此槊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征乌桓,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于天下;此槊不负大丈夫志,面对此景,老夫我感慨万千,乘着酒兴赋诗一首------”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夜栖的水鸟振波而起,它们惊诧于此诗的宏大壮阔,更忧心于即将烽烟四起的“火烧连营”.......

    曹操也累了,他打算在铜雀台享受人生.吸纳天地精气罢了。

       4

    曹操本为盖世大英雄,自宋代以来,他却被“妖魔化”成白脸奸雄。

    不单戏剧舞台上极尽丑化曹操之能事,生活中,口口相传曹孟德错杀杨修,滥杀华佗,狠杀黄巾军......因此为天下第一可憎之人,必欲打入牛鬼蛇神之另册方为快事。

    历史,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在民间喧嚣.史料抹黑的过程中,无数有识之士站出来,用堂堂的雄辩,拂去岁月尘埃,逐歩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绍兴人鲁迅在书斋中燃着烟卷,缓缓吐出,说“......依我看,曹操就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四川人郭沫若,我本来对他好感无多,近查史籍,竟然是这位巴蜀老乡首先呼吁为曹操翻案!他早在1959年3月就在国内权威报刊撰文替曹操讲好话。他在逐条批驳了关于曹操杀人.镇压黄巾军以及沉湎享乐的偏颇观点后,郭沫若大声疾呼了-----------“曹操冤枉地做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员,我们在今天是要替他恢复;但我们也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之,我们还须得替一切受了委屈的历史人物,如殷纣王,如秦始皇,翻案;人民是正直的,只要我们把真正的历史真实性阐明了,人民决不会把有功于民族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人物,长久地错当成反面教员。因此,我们乐于承担这个任务:替曹操翻案!”

    当我摘录这节话时,不禁为郭沫若在这件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睿智与震聋发聩的大音希声而震憾了。看来,靑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甭管你舞台上在讥讽,也甭管你在[三国演义]中的污蔑,这个英雄,正踏着历史的征尘大歩走来,正顶着岁月的星火沉稳地走来。

    这个人,叫曹操;让我们列队鼓掌欢迎!

       鲁 迅 不 朽

    绍兴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当然也出名人。

    我们喜欢的“迅哥儿”就出生在这里。“迅哥儿”,我一提起他,就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1

    绍兴处于浙江,名人辈出,山川风流。明代大文人徐渭出生于此,他笔下画的花卉,满架风雨带潮生。而一孤傲老者柱杖缓慢曳裾山行,很小,如一点鸟影,飞着趔趄着转山角不见了,留下倔强的身影温暖空山。大侠士秋瑾不必说了,她冷冷一笶,旧社会的屋基也晃了几晃。

    鲁迅即“迅哥儿”,就降生在一间光线略暗的卧室。

    很小的时侯,我在书店的墙上看见几幅肖像画:那时就十分不解,尊称马克思的洋人爷爷便留一把大胡子,不见嘴巴和下颏;我为他担心,怎么吃饭呃?另一张画像上就是鲁迅了,他胡子倒不茂盛,只短短一绺,横贯上唇;呈现谦和,又洋溢傲慢。

    鲁迅是冷傲而峻峭旳:他的笔如刀如匕首,将恶人的血放出来,反衬长空与九天的灿灿光华;他的笑带着蔑视,对伪君子与旧政权投去凛凛的一瞥。

    “野草”是丰美的,殊不知脚下如-----“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

    “秋夜”是寂寥的,“在我的后园,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而“雪”是美艳的,鲁迅轻叹-----“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魄。”

    那个“阿长”,总是在床上摆一个“大”字,切切察察的,生长出[山海经]的故事来。

    藤野先生有些迀腐,终究迀且腐的目光满生勇气,伴着鲁迅夜半走笔寒窗。

    我依然记住了“闰土,”他开血口的手背与刺獾的机智,与西瓜藤蔓上浮动的月色,铭刻于一代人的心田。

    我还记住了孱弱的“孔乙己,”在肮脏的地面爬着他,还念念不忘回香豆有几种写法。

    “祥林嫂”蹒跚着走来----“眼睛间或一轮,表示她是个活物。”在阳间活凄惨过,阴间还须被锯成八大抉。

    热衷“精神胜利法”的阿Q,称为国民落后形象,鲁迅痛斥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2

    鲁迅叫周树人,中国老话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掰指头一算,鲁迅生于1881年,至今已过100余年,而他文章的穿透云层的力量,将持续一千年以上。

    他落地的时代太黑太暗了:慈禧老太婆擅于专权,有点浮肿的脸上,弥漫着阴沉而且尖锐的笑色;有些象冬日的阳光,无力而懒散-----虽不曾给苦寒的人间带来些许暖意;然而她的存在,提示阳光的苛刻与冷酷。

    还有再过二十余年,激愤而坚持改革的光绪才会走上前后;他倚重的“七君子”如康有为,梁启超一群人,将用鲜血与呼号,在紫禁城的雉蹀上,顽强地荡开一个大大的缺口。

    至于“二十八画生”的毛润芝,要在三十年后,历史的沉重歩子才伴随他走向井岗山,让古老中国的南方,显射出一抺强烈的光芒。

    鲁迅曾打个比喻:沉沉中国如间封闭的黑屋子,无数人昏昏欲睡,在无尽的麻木与欺诈中,国人坠入死窟;倔强又率先苏醒的鲁迅,趁余下珍贵的空气,愤而挺立,决意砸破这间丑陋而阴森的黑屋子。

    他在[新靑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不朽之鲁迅,以象征主义的手法,运用深刻的笔触,猛烈抨击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又一批小说振翅奋飞,它们是“故乡,”“药,”“风波,”“阿Q正传,”与“祝福”;我千疮百孔的中华民族呵,是这批修长而洒脱的身影覆盖着落雪的南方与炽热的北方;匍伏并在生死场上掙扎的饥民难民与流民------听见了一声声闷雷,轰击着麻木不堪的山地,河流,漠野与乌云翻卷的长空。

    “五,四运动”的闪电,震颤着华夏民族。鲁迅沉着并冷峻地走过,他与革命斗士陈独秀一道呐喊,奋勇冲击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而成长为“最有斗爭精神,最无奴颜媚骨”的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战士。

    他是中国的“脊梁。”痩骨嶙峋,伤痕累累,惨烈的血疤与创口,展示着伟岸中华民族的“良心!”

    鲁迅后来的杂文,后来者给予了大量的不吝惜的颂辞;而我称誉它是寂寂森林的“磷火,”在死一样的悲哀中,跳着希望,跳着黎明。

       3

    鲁迅抽烟很凶,我经常注视着他并不潇洒而又别具一格的吸烟姿态,想笑笑才舒服一样。

    他的脸瘦削,似乎象一堵壁立千仞的悬崖------也爬着野草[胡须],也流淌冰霜[沟壑纵横],也射出冷光[寒星],也含着轻视[不苟言笑];究竟他坚硬的胸膛里,搏动着怎样一颗柔情的心。

    如果据此认为鲁迅薄情寡义就错了。

    许广平走进了他的心,周海婴靠进了他的心。

    读者拥着他的灵魂,毛泽东也高扬着他的灵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我画像。

    对于这个从周家大院走出来去动摇老房子的人,我一贯持守着尊严。

    他对于一个平凡的“总弄出切切察察声响的长妈妈,”在响起霹雳后,全体都震悚起来,于是乎,对长妈妈发生了新的敬意。因而在阿长辞世以后,还沉重并深情地念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我也以此祝福鲁迅先生。

       不 如 归 去

       [我的文学小课]

     在秋天 我心中酸酸的涌过悲凉

     那或许真正是“高处不胜寒”的大寂寞大悲凉

     也是人生苦短的一声萧瑟的秋天的喟叹啊

     想起古人的行旅 茫茫古津 冷冷驿站 萧萧码头 总见离人泪 总有美人怨

     张继累了 敲响寒山寺的月落风霜

     崔护困了 摘下城南庄的人面桃花相眏红的树叶

     苏东坡乏了 重回岭南那叶孤舟揺啊 前方 风声正紧

     嫘祖倦了 倚靠金鸡场一棵大桑树歇息

     我想

     在苍茫之大地 在独立寒秋之巴蜀

     我们是谁 我们从那里来 我们又向何处去

     我 地球一蝼蚁也 秋天一树片也

     了如春梦 叹无痕迹 杜鹃啼血 不如归去

     不 如 归 去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这是兰亭序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返”这是归去来兮辞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这是无题

     “一叫一回肠一断”这是宣城花

     呵呵 王義之 陶渊明 曹操 李白

     背影或潇洒 或伛偻 或硬朗 或困顿 渐行渐远

     不如归去 “田园将芜胡不归”

     想念岑参的边塞 想念内蒙古的阴山

     思念静静的顿河 思念刚毅的牛虻

     怀念左拉的劳动 梅里美的侄子

     纪念张居正 废都 阿Q 白鹿原

     近代中国文学史 浪里淘沙 堪称典范。

     回溯2000多年 孔子的论语

     庄子飘逸 吕不韦左传 司马迁史记 屈原怀石

     李白神出鬼没 杜甫苦难行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商隐诗弦

     苏轼之伟岸 曹雪芹之壮丽 关汉卿之奇特 鲁迅之博大

     我叹息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山中鸟儿的翅水中鱼的呼吸

     落叶的沉思夕阳的一抹笑涡

     刘长卿 我来了 风雪夜归人

     白居易 我叨陪末座 能饮一杯无

     王维 我找你好苦 泉声咽危石

     祖咏 我拉你手 积雪浮云端

     头枕石头山中眠 一生难得半日闲

     山之深处 白云深处有人家

     两老者用石作局 用果作棋 用泉作食

     下一盘棋 俱77计4900年矣

     旁观者醒 观劈柴斧柄朽烂

     老者矍烁 世事大变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旁观如真君子矣 轻诉离愁

     雪泥鸿爪 存趾痕更存风雪精神

     蓝天鹰眼 展大翅更展九天风雷

     海洋风帆 印离愁更印日月悬空

     孤山旅者 留脚印更留世界哲人

     不如归去 田园将芜胡不归

     唉 秦始皇从邯郸走来 那个赵国嬴政 一统天下

     汉武帝从长安走来 那个刘彻老兄 傲啸江湖

     唐太宗捻须一笑 开元盛世圆了大国梦

     宋太祖“陈桥兵变 ”杀猪匠一刀割断是非根

     我神思千载 穿越时空

     四面楚歌 垓下重围

     我欣赏坦荡赤诚又作匹夫之勇的项羽

     怀抱绝色虞姬 与她歌舞一曲 与她做爱一次

     那是爱的绝唱 帐外 楚歌哀怨 似鬼泣诉。

     虞姬远行如一粒星 纯美 娇弱 无力

     消逝苍凉天边

     不如归去 我常常徘徊花重锦官城 问水都江堰

     仰望窗含西岭千秋雪 俯看门泊东吳万里船

     杜甫凄苦 花蕊决绝 文君夜奔 扬雄称雄

     更有一行白鹭上靑天 悠悠 然然

     我至痛与深爱的故国大地呵

     我一唱三叹的精神家园

     学一学小平的感慨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 蜀地一子民 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销 魂 李 清 照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男人的世界,追光灯撵着打,笙歌弦舞围到唱。

     观众一直喜看男儿表演,这边厢岳飞才赶走金兀术,那墙边又大步踏来叱咤风云的项羽。

     女儿呢.......

     [西厢记]里的莺莺似乎是一缕自在恰恰啼的鸟音,[红楼梦]里的黛玉又哭得软弱无力到扶锄葬花,马嵬坡的杨玉环羞于红颜被逼引恨自尽,西施浣纱于香溪被县臣领进宫中一去几十年.....

     时运不济呵。

       1

     不得不承认,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曾经徜徉书海几十个星夜,听潮声拍岸,观明月当空,赏两岸杨柳.......信手拈来的一串串文曲星环绕于银河系,大而且灿烂,辉耀着永世的光芒。

     华夏大地上,称得起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寥若晨星,仅有屈原、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迟.....如果一定要再叩国内文学殿堂门环,那么,李淸照会绝世独立,光彩照人。

     首先讲,李清照有好美?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宋史]誉为“俊警异甚”,就是说,大帅哥一个;母亲是大家闺秀,自幼被熏陶出诗书礼仪;那么,李清照要想不漂亮,难;要想文章不行云流水,更难。

     对于自已的长相,李清照是相当有自信:“.....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拼看”。潜台词是,老公赵明诚哪,我有意插一枝花在靑丝上,偏要在你面前晃来扭去,靓不靓?

     翻阅史籍后,才弄明白李淸照不仅漂亮,而且很符合宋人的审美观:痩。她痩到什么程度呢?手边有一幅李清照少妇时的画像-----削弱的肩,浅柳的腰,一个典型的痩美人,绰号“李三痩”。她在三首有名的词中写下经典句子,头句便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接下一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痩”。尾一句便是名满天下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痩”。

     李清照好赌?

     有人或许吓一跳,这个大美人行如莲步,笑不露齿,还搞赌愽?

     可以讲,李清照不仅赌,而且是个赌神,活生生一个“东方不败”。宋朝时崇文轻武,朱元璋汲取“陈桥兵变”的精髄,登上帝位后,用“杯酒释兵权”的妙计让重臣大将走下政治舞台,高薪养廉,享乐终老。

     赌愽应运而生:宋朝的赌有好多种,不外乎打马、赌球[蹴鞠]、赌棋、扔骰子、斗鸡、斗蛐蛐等,五花八门,为赌而狂。李清照喜的是打马,据考证,打马就是今天的打麻将;李清照不仅会玩,而且要玩得痛快淋漓。

     李清照有些春风得意,她对外宣称:“予性喜博,凡所谓愽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你看,李淸照不仅人美得光彩四射,打麻将也整个是一高手:她可以忘掉吃和睡,不过一上牌桌,世事皆忘,唯专注牌技耳。桌子上,她运气一来象流水哗哗不断,只需把腰包撑开,银两白花花淌啊,挡都挡不住。

       2

     李清照也风流?

     这个观点一提出,惹得正人君子一阵讥讽与侧视:李清照行得端、走得正,何来风流?

     呵呵,李清照的确是个多情女儿,她不仅插花给赵明诚看;她上了赌桌还娇羞地呼喚赵明诚要挨到自已坐才高兴;至于风流韵事,李淸照的确有;不过,她这温柔乡只献给一个人:老公赵明诚;其他登徒子,没门。

     嫁人前,李淸照那个大宅院就深幽曲折;一天早春,一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擅闯后花园,淸照自是躲避。当时少女淸照刚荡完秋千,汗水湿透衣衫;她头发未整,穿上袜子提上鞋子就朝屋里溜,结果又舍不得走,倚着门楣闻了一阵青梅芳香。

     她那里在闻嘛?她是悄悄打量来客呢。

     结婚了,李清照对痴爰金石画卷的古玩大家老公赵明诚依恋不舍。不过明诚兄历经婚姻七年之痒,也觉得老婆李清照的光彩也不过如此-----某种程度上,也许我手中摆弄的商周铜鼎更对我有吸引力呢。

     往前朝推,唐朝女性的光芒铺天盖地。然而仅仅才过去50余年,宋朝的才华就被理学给禁锢了。那个理学大家程颐对社会义正词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跟上来一位老夫子朱熹更是倡导妇女要“三从四德”。

     在妇道艰难的生存环境里,李清照这株带刺的玫瑰向着乌云弥漫的空间绽夜。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箦,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膩酥黄。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李淸照的这首词在宋代是石破天惊的-----她在对老公实施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挑逗粉色陷阱后,温柔地笑道:“明诚呐,今晚上的竹席好凉快呵”。

     竹席凉爽,后来自然是行鱼水自欢了;那个榆朩脑瓜的赵明诚,也开窍了一盘,笑纳了风情万种的娘子李淸照。

       3

     问题是李清照还好酒?

     她很小之时,就在家乡济南大明湖一边划船欣赏美景,一边喝酒行令。人大醉了,一头误入荷花丛中,竟然不识归家的路了。

     李淸照不光好酒,还极贪烈性酒的杯。她写过一句诗:“险韵诗成,扶头酒醒”。是的,李清照常用生僻字押韵作诗,常有孤兀奇峰之感。可她这扶头酒凶着呢,一直喝到东方既白东倒西歪才罢手。

     她又为此写下一首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可以想一想,这晚上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李清照昏沉沉地睡了一晚上,虽醒了过来,昨天的酒还没醒完呢。

     李清照时常感叹光阴短促、花蕊凋零,便索性喝花酒写花诗“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此醉尤感冷冽;“金尊到,拼了尽烛,不管黄昏”,此醉是茶花风韵。总之,李清照是一年喝出头,換上别人早趴下了;反观清照大美人:容光煥发,风釆怡人,好象这酒很对她的脾胃。

     听人讲,女人喝醉了最风姿绰约;那出[贵妃醉酒]的杨贵妃一甩水袖,让人魂都飘起来了;那个[红楼梦]中的才女史湘云,喝多了便醉卧芍药,惹得蜜蜂绕着玉体嗡嗡飞;我看李清照醉在草地上,一点也不逊色。

       4

     李清照在中国文坛上最杰出的贡献是,一生创作了58首词。

     从数量上看有些少,比起南宋创作几万首诗的陆游和诗作等身的康熙,58首词,真的不算件事儿。

     也还有极端例子:初唐诗人张若虚存诗二首,不过仅需一首[春江花月夜]就扬名后世;唐朝还有个美男子崔护,作品稀少,但一首[题城南庄]就足可让他跻身大诗人行列。

     李清照是观音菩萨再世,王母娘娘下凡:她的冰清玉洁,她的遗世独立,她的惊艳才华,她的美貌神韵......便是当朝女性无人企及,就在过了一千年之今天,李清照自然如观音端正,高贵慈祥,莲座下匍伏者众。

     宋朝的“党争之祸”由来已久,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弄权,让上了大船的站队者一个也躲不掉,今天未算的老账,再过十年,一样兑现。

     刚可以喘喘气了,平地响起春雷,宋朝的“靖康之难”伴随急促的马蹄声节节逼近。这心碎的马蹄,让人心痛千年,也让人泪洒千年。

     宋太祖的崇文轻武政策,让文化获得空前繁荣与发展,也为外患播下了入侵的种子。这个场面实在可怕----大臣在歌舞升平中及时行乐去了;大将呢?个个惧怕打仗,成了软骨头。这事的后果很严重,国土被撕开一个大大的口子。

     随后与辽国订立的“澶渊之盟”和议,以每年宋朝向辽国进贡金银布匹三十万才換来苟延残喘,大宋,已日薄西山了。

     开封城沦陷,率臣子投降的宋钦宗与父亲宋徽宗,一同被金兵废为庶人;一年后,金兵撤离,将两位皇帝及皇亲国戚,后宫妃嫔,国库金银财宝,文物图书全部践踏蹂躏、洗刧一空-----这便是史上有名的“靖康之难”。

     这可苦了李清照,她与赵明诚总是在逃难的路上。逃就逃吧,还有几十车沉重的金石文物、书画古籍需要疲惫的李清照悉心照料,跟随逃难人流怆惶地行进。

     其结果可想而知,文物被焚,国破家衰。在日落的血色黄昏里,李清照向着不未知的方向痛哭失声。

     赵明诚在奔往建康的路途上中暑而亡。

     天塌了,地陷了,山水呜咽,长空失色。李清照一下子懵了-----她失去记忆,她追随赵明诚的音容笑貌,在伤心欲绝的难民人流中跌跌撞撞地彳亍着。

     一千年后的今天,当我焚香净手靜坐西窗下,庄重地翻着李清照的58首词,其内心的仰慕是可想而知的。

     且读这首:“......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淸照是巾帼,她也有不让须眉的凌云之态,随“垂天之云”吹向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去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赵明诚当年上任远走了,李淸照难解相思离愁,她租船划向湖心:只见天边一阵“人”字大雁横空飞过,她痴痴地想:明诚,你鸿雁传书多好?那时节,月儿圆了,人亦团圆了。

     再读这首:“.....落日镕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李清照的词宏大精深,一点不让风流男儿。仅仅一句流金溢彩的夕阳、凄美淸沏的满月就够了。

     美仑美奐而又动人心弦的[声声慢]如彩虹悬空,春雷落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笫,怎一个,愁字了得”。历代学者对这首词用尽颂辞。“用字奇橫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学者文人对李淸照词作的不吝赞美,史上罕见。

     在这类涌动汪洋大潮的好评前,李清照如奇峰一横,出类拔萃。

     李清照也小试锋芒,练笔吟诗。

     “靖康之难”不久,李清照到达江宁与丈夫会合,历经腥风血雨后,她已不是那个赌神酒神风流女神的李清照了。战爭中,走向成熟的她写下沉痛诗句:

       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李清照博学多才,随手拈来的两个典故妥贴,讽刺大宋王朝中,没有出现史册上坚决抗战的王导与刘琨这两个硬骨头!

     还有一次,逃难中的李淸照与赵明诚困苦地过乌江,她伫立江畔,“垓下之战”尤在耳边轰响。此刻,一首光耀山河的诗作[乌江]横空出世: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淸照在江边神思渺渺----好男人须经天纬地,死去也必光明磊落,绝不输暗中伏行的鼠辈。此时,仅杀身成仁的项羽才是真心英雄。

     该结语了,我依旧回到本文开篇:销魂李清照;对啊,李清照销魂之魅在那里呢?

     她的呼吸她的笑靥她的美貌她的身段她的好赌她的嗜酒她的风情她的才华她的诗作她的词卷她的时代她的天空............

     俱让后来人销魂!

       荆 柯 易 水 寒

     中国的江河太多大长了,“茫茫九派流中国”的长江横贯崇山峻岭;“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滔天浊浪拍打天际;虽然它们在世上留下了英名,究竟也有秀秀气气的湘江、锦江、巢湖等众多湖泊温暖着丘陵与漠野的记忆。

     然而,一条蜷缩而羞怯的河流啊,在冬天;是的,在寒冷的冬天顽强而任性闪烁着属于自已的光泽:哦易水。

       1

     燕都蓟城,属北方一偏僻之地;因近胡域,受其影响,民风粗鄙,血性骠悍;往往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热血泗流。

     此地由因游离于荒凉地带,蓟城显得过于狭窄与寒伧了;恰好这一点,各国的壮士与市井之徒蜂涌而入,将蓟城视为人间天堂。

     燕太子丹有些着急,他刚从秦国层层关卡中逃亡出来,如果不是在雁门关外被秦国叛将桓踦所搭救,燕丹这会儿早化作秦王政的刀下鬼了。

     怎么去报这旷世大仇呢?

     燕丹想到了田光,此人系蓟城民间势力的首领,上至权贵大臣,下至市井游侠,均以听从田光的号令为荣。

     燕丹访过田光,并将田光亲率坐席,奉为上宾,微微一礼:“请先生解燕国之危”。

     田光瘦小精干,虽两鬓斑白,仍可见昔日风采。他欠一欠身,谦恭而答:“请太子直言”。

     燕丹痛心疾首:“秦统一天下之心久矣,燕国也在征伐之列。眼下急救燕国,先生不知有何良策?”

     田光再弯身表示行礼,缓缓道:“骥骐盛行,日行千里,及其衰时,不及驽马。我年老体弱,已不能为太子做什么事了。不过太子找到了田光,我必定尽到全力。我想,我有一朋友叫荆柯,可能为太子效力”。

     燕丹按捺住兴奋之情,谦逊作答:“先生举荐必是非常之人,丹-----”他顿了一下:“希望马上结交”。

     田光出门直奔蓟城最豪华的一家酒楼:檐角之上,铜铃叮当;屋脊之侧,酒旗飞扬。

     他踏进酒楼木梯,雄浑的歌声伴着沉重的击筑声飘来。田光上楼细瞧,满当当一楼游侠壮士市井之流,喝采声不绝于耳。

     田光止住脚步,倚柱观看:在靠窗的一条阔大方案边,坐三人。一容貌俊雅显现落拓不羁神态的歌者是荆柯,一痩小精明正专心击筑者为高渐离,一肥胖豪爽正大碗喝酒大手抓肉呑咽者为狗屠。

     此刻,荆柯英武间有些醉态了,他引吭高歌-----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田光黯然一笑:“荆柯又在伤怀痛岁了。”

     他转头告诉店主:“你等会儿告诉荆柯,我在楼下雅室里等他。”

     荆柯还在高歌,这支曲子叫[北风],用北风雨雪比喻国家危乱将至,而臣民不知其所以然;荆柯心中涌动一腔愁苦,无从排遣。

     他原是卫国人,喜好读书,崇尚击剑,以饱学之腹向卫元君进言,却不受卫元君重视。卫国被强大的秦国剪灭之后,荆柯流浪各国,寻觅复国良策。无奈他人微言轻,落魄不堪,英雄无用英之地。何况在秦军横扫天下之时,诸候逃命都来不及,谁又肯停一步听他的高谈阔论呢?因而,荆柯辗转多年,惶惶然如一条野犬,事业上却毫无建树。

     店主过来示意荆柯:“田光先生在楼下等你有事相商。”

     田光与荆柯会面后如此而巳交待叮嘱了一番。末了,他向荆柯道:“快去燕太子丹处。”

     言罢拔剑自刎。

     荆柯大骇,他未料到生命的谢幕是如此壮怀激烈。

       2

     秦国的霸业盖天下,扫除六国、一统天下是秦王政的终极目标。

     秦王政于公元前230年经过鏖战,将韩国笫一个灭掉,其地被置为颖川郡。随即又通过离间计除掉赵国大将李牧,很快赵国覆灭。

     秦王政想起自已弱小儿时被赵人欺凌就很愤怒,他趁赵国被灭之际回到了邯郸,他要去让当年的所谓大臣庶民见识一下寡人的威风。

     他立在大坑一侧,铁青着脸。

     在最初的惊惶失措骚动过后,几百妇孺全被秦军推坑活埋。秦王政面无表情,直面长空乌云。

     按定下的国策,秦军除掉韩、赵二国后便轮到魏国了,此时的魏国三面被围,如网中翻白眼的鱼儿。

     秦王政突然想到燕丹,他敢从秦国眼皮子下逃走,还敢收留秦军叛将桓踦,还胆敢与赵国公子嘉密谋联合抗秦。

     是可忍,孰不可忍。

     寡人这口恶气咽不下。

     他望一眼滴血的太阳,作出了重大决策:“伐燕。”

     正当此时,燕国来人稟报已派使者携带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的地图与秦国叛将桓踦的首级献给大王,以換取和平,结秦友好。

     秦王政大喜,他从不认为小小燕国敢玩什么花样。

     他更认为这是向其它几个未亡国抖露秦军威风的大好机会。

     “好,寡人见。”他郑重下令。

       3

     易水注定是一条汹涌着悲愤的河流。

     它的波光,如一处处伤口,刚愈合,又被后来粗鲁的寒风活生生撕开,永无休止。

     那一日,朋友们都赶到易水河畔为荆柯送行。

     说起送行,烈酒是必不可少的。这时,荆柯下意识望了一眼云层,那冷漠的红日象宇宙的心跳闪,只一瞬,又埋进了深邃的云堆中。

     荆柯觉得好玩,他甚至用石块追打瑟缩的鸟。

     到场的朋友与太子丹却毫无兴致,他们身穿白服,戴着白帽,气氛肃穆,宛如出丧。

     乌云低垂,大地缄默。

     燕太子丹希望自己能高兴起来,然而头项乌云的隆隆汇聚,让他感受到易水肃杀的压力;他眉头紧锁,满脸哀戚;送行的友人也苦着脸,心事重重。

     荆柯打破寂靜,他轻轻一笑,不紧不慢地吩咐:“渐离你再击筑罢,狗屠你帮上一腔。”

     两人早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荆柯用穿透阳光与阴霾的苍凉歌声低唱,那筑敲得沉闷,如击打一堵厚实的城墙。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柯一脚踩进波浪,易水依旧澎湃不止;他另一脚留在凸凹不平的岸边,想用这种方式安抚祖国的土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苍茫天地间一声无奈的绝唱啊。

     两千二百年又悄然而逝,我来到易水河边。我不敢相信,这细若游丝的浪花,曾孕育了:“荆柯刺秦”的大辉煌。

     我也不能接着想-----如果当年荆柯依赖地图与桓踦的人头骗过秦王并刺杀成功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这疑问如肤浅的落日,靜寂悬挂在咸阳宫颓败的上空。

标签: 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