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历史遗忘的英雄

爱百科 45 0

  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写点东西玩儿,仅此而已,借鉴了很多历史资料,感谢那些资料的记录者们。

  就是这样,无聊之作,未必好看。

  2009年11月23日

  无聊之作,未必好看。

  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所谓天道,其实就是胜利者的脸。

  所以,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请不要责怪那些写史书的人,连白痴都知道隐藏自已不光彩的一面,何况那些史书编写者们,他们大多数时候是身不由已的。

  只有写《史记》的太史公司马迁是个例外,这哥们儿不听皇帝的话,把皇家史书写的太真实了,文笔鲜活的展现了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家族的不少丑态,比如汉高祖刘邦出身地痞流氓,为了自已的利益可以使出种种无耻下流卑鄙的下三滥手段,而这位流氓的子孙多半带有家族遗传性的断背倾向等等,弄得刘氏家族祖辈十八代很不爽。

  由此可以断定司马迁的确是一个诚实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不适合群居的榆木脑袋,老先生说了太多不该说的实话,得罪了很多人,终于被皇帝给惦记上了,就差一个机会整死他,而这老先生偏偏自找苦吃,在朝堂上替一个被皇帝定性为叛徒败类的名将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何况早就看他碍眼,于是乎,咔嚓一声,太史公就被下了蚕室,阄了。

  某一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在各种史料文献上是基本上不怎么讲的,在历史教科书上直接就找不到,被选择性遗忘掉了。也可以说,不敢讲也不好讲,那一历史在史书上被称为“五胡乱华”时代。

  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混乱时期,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人都应该庆幸自已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当然,知道五胡乱华的人也不多,除非是专业研究历史的。

  搁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上,那一时期被称之为各民族大融合的盛世,十好几个民族十好几朵花,各族人民大团结,和睦的不得了,但其实呢,那一时期说白了就是汉民族跟外来异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战争史,仅此而已,不过,时代不同了,搁今天我们都被划归“中华民族”,表面上不再分什么夷夏,所以老祖宗辈上的陈年恩怨就不好意思再提,而且,最好给涂改了的好,有利于民族团结嘛,你看今天多好,也不过是满族人用影视作品意淫一下,新疆朋友偶尔跳出来砍几个汉人,藏族朋友偶尔跳出来烧几辆车,再或者少数民族百般优待,不许说坏只许讲好听的,叫纯朴,叫豪迈,汉族人就随便损吧,大不了一忍,顾全大局嘛。

  现在的中国大陆,可以说是少数民族倍受优待的时代,汉族您随便损,损出花来还能大摇大摆的拿到国外得XX文学奖,比如《狼图腾》这本书,从头到尾充斥着对汉民族的篾视和污辱,但因为迎合了很多人的猎奇心理,这本书愣是火的一塌糊涂,果然就跑到国外去拿奖了。

  与汉民族的不被尊重相对庆的是,万万不能让少数民族兄弟有一丝一丁点儿的不高兴,只要不是汉族,什么都是好的都是特色都是瑰宝,就像很多中国人一听外国人就自惭形秽一样,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了,这种错误的民族政策,终于还是把某些民族狂热分子给惯坏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后代的‘满遗’分子,大约是当今中国主流媒体上最活跃的那一撮人,这些满族八旗子弟的后代们,思想意识里还残存着一根大清国的辫子,他们控制着中央及北京多家电视台,形成了一股以歌颂满清王朝、歪曲历史为奋斗目标的势力,可劲儿的拍清宫戏大辫子戏,可劲儿的歪曲历史,你看那中央电视台第8频道,要有哪一天不播放点清宫辫子戏那就不正常,他们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通过影视剧的洗脑,让中国人形成满清是个优秀王朝的错误历史观念,同时,这也是满遗分子们内心深处的意淫,表达着对满清统治中国时期的怀念和向往。

  他们的真实想法,是恨不能穿越时间,回到他们虚构出来的所谓康乾盛世去,回到那个全中国人都剃秃瓢只在后脑勺耷拉着一根猪尾巴大辫子的时代。

  汉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同时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因为她的富饶和文明总被人惦记着,幸运的是,既使这个曾经无比优秀的民族今天堕落成一个有着种种劣根性的民族,但好在她没有灭亡。

  一千六百年前的五胡乱华时期,汉民族一度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说白了就是差点给灭了,幸好,有一位大英雄站了出来,在他的带领下,汉家子弟奋起反击,这个辉煌璀灿的中华文明终于逃过了一劫。

  在今天,既使是名牌大学历史系专业的研究生,估计也有很多并没有听说过冉闵这个名字。不仅如此,这位大英雄还被一些历史学家们污蔑为‘破坏民族团结的千古罪人’,原因是-------------他的双手沾满了少数民族同胞的鲜血。

  在号称有五千年之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冉闵绝对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以致于历朝历代的史官(皇家史书编写者)们,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将其定位,而不得不将他选择性的忽略掉。

  那么冉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回到一千六百年前,我们去揭开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时代的序幕-----五胡乱华,重温中国人的千年恶梦。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司马氏政权摇摇欲坠,快玩完了。从晋武帝司马炎选中其绝对白痴的儿子司马衷来继承皇位的那一刻起,晋国的内乱和自取灭亡就已注定。

  偏偏这个绝对白痴的皇帝还有个绝对败类的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女士不但是中国历史上长相最丑陋的皇后,也堪称是最人渣的皇后,这样一个白痴加人渣的龙凤组合,再加上一堆虎视耽耽的皇兄皇帝皇叔皇大伯,天下不乱才叫怪事。

  很自然的,司马氏家族内部开始一系列的自相残杀,始称‘八王之乱’,一堆姓司马的皇室子弟同室操戈,杀的不亦乐乎,光王爷级别的就死了八个,所以叫八王之乱。

  凭良心说,老司马家那些皇子皇孙还都很不错,不像现在的富二代那样纨裤无知,他们不但个个长相气宇轩昂,有几个还一身的雄才大略,俨然是块当皇帝的好材料,整体而言,就是很优秀的标准青年才俊,其中有几个王爷死后,老百姓都陪着落了几滴泪。

  不要小瞧老百姓的几滴泪,能让老百姓掉泪是一件仅次于登天的事情,就像现在这些政府管员什么的,别看一个个人模狗样衣着光鲜蛮像个人样儿似的,但有几个敢保证死了之后,老百姓不拍手叫好的?不放鞭炮就不错了。

  有这么多好苗子可供选择,风流好色之徒晋武帝偏偏让个白痴来继承皇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个后宫里塞着一万多妃嫔的好色皇帝才是真白痴,不但让酒色淘空了身子,连脑壳都掏空了。

  八王之乱这一番折腾,基本上把晋朝那点家底给消耗光了,于是乎,诸多游牧民族趁乱入侵,中原大地生灵涂炭。

  短短的几十年,西晋,算是彻底玩完了。

  司马氏政权主动放弃中原地区,南渡长江。在当时还不怎么富庶的江南京一带,司马睿,这位司马氏家族的非嫡系继承人在一堆门阀士族的簇拥下称帝,继续了晋朝的统治,史称东晋。

  晋军主力从长江以北撤离后,北方就成了游牧民族的天堂,没有南迁的汉人算是倒八辈子血霉了。那些从夏商时期就不断在中原周边地区骚扰的游牧民族,不管是东夷还是西戎,南蛮还是北狄,史书上一般统称为“胡人”。在晋朝之前,胡人们最多对中华文明进行不间断的骚扰,抢了东西掉头就跑,所以并没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以铁血暴政闻名的秦始皇和战争爱好者汉武帝没少给这些胡人们教训。秦始皇因为抽调不出足够的军队,就修筑了万里长城来阻挡匈奴的侵扰。汉武帝相对就轻松的多,仗着父辈打下的经济基础,手底下又冒出了一众能征善战的猛将,有钱有粮有人,底气足的很,于是开打,打的匈奴人找不着北,尤其那个打仗不要命的霍去病,直接把军队开到匈奴人大后方去作战,搅得蒙古草原狼烟四起。

  强秦雄汉,盛世大唐,铁血大明,这是三个让汉民族骄傲的时代,三个由血性铸就的王朝。曾几何时,中华文明是让整个世界仰望的***上国,只可惜被满清狗子统治了一番后,汉族人慢慢变成了为忍让为主的民族,一身的龌龊气质,由高等民族堕落为劣等民族,期间过程,可悲,可叹!

  随着中原地区军事力量的极度削弱,胡人们一改抢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一本正经的入侵中原。这一时期进入中原的胡人,有的来自遥远的黑海沿岸,有的来自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更远的有从高加索山区大老远跑来的。

  胡,野蛮未开化,不通礼仪,尚武力。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的军事力量有所削弱,那些游荡在中原大地周边的野蛮人从来不会放过趁火打劫的机会,汉族基本上没有对其他民族构成过侵略,一向是以退让和宽容来对待来自荒蛮之地的客人们,而这些客人却从不领情,他们的屠刀下,不知道死了多少汉家子弟的性命。

  当时的史料这样形容晋军撤退后的中原地区------------“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

  当时入侵中原的羯、白种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反正乱七八糟的怎么着也得有十几个部落种族,估计其中大致都是些白种人,以金发碧眼的欧罗巴人形象居多。其中的几大部落胡人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习性,当肉食和粮食缺乏的时候,会很自然的以人肉为食。-----------事实上,他们中的有一些,还不习惯于吃植物性食物(粮食),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往往会选择吃肉而不是粮食,如果没有肉,那么,人肉也行。

  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和鲜卑三种族最为凶恶。--

  生逢乱世,倒霉的是老百姓。那个曾经建立过雄秦盛汉的汉民族,一度到了被灭族的边缘。

  初步估计,截止到羯赵政权灭亡的时候,中原地区的汉人大概也就剩下400万人。

  (西晋建立初期全国总人口2000万,北方发达地区大概1200万)。

  那800万人哪去了?

  除了南迁的,都给胡人杀或者吃掉了。

  罗嗦了半天,要讲的那位大英雄怎么还没出场?

  这事儿不能急,介绍历史人物,总得把当时的历史大环境给说详细了先。

  我们所要讲述的这位历史人物名叫冉闵,在如今的历史教科书上,恐怕根本没有机会找到他的名字,为什么呢?为了顾全少数民族同胞的心情,为了顾全那啥团结的大局。

  还是先来说吃人的事吧,现在不是饥荒年,吃人的事儿,离我们大多数人太遥远了,当然也不是没有,前几年日本就有这么个变态狂,在法国杀了几个妓女,挑了身上比较有嚼头的几个部位的肉割下,细细烹调后吃入肚中。

  变态是日本民族的天性,所以日本人就算在大街上吃屎也不必奇怪,可这事儿的怪就怪在,法国人抓了那变态,非但没有绳之以法,反倒很和蔼的给打发回国了,那变态回到日本后还颇受欢迎,经常出没于各街头小报,俨然也算一名人。

  中国历史并不缺乏以大规模的人肉为食的事实,中国历史也从不缺乏对真实史实的歪曲,一个英雄可以被诬为混蛋卖国贼,比如大明朝的袁崇焕,死的那叫一冤。同样,一个杀人恶魔却可以冠以仁义之君啊农民起义的伟大领袖什么的光辉称号,比如黄巢,这个被历史学家赞美为伟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的家伙,甚至开设了人肉加工作坊,以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加工人肉食品充当军粮。

  大英雄冉闵从后赵羯族军队手中夺下邺城的时候,就一次性的解救了五万名被掳掠到邺城的汉族女子,她们是被羯族人当作“两脚羊”来饲养的家畜,是的,是家畜而不是人,随时随地被奸淫,也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

  五万被解救出苦海的汉族女子面临的是无家可归的局面,当时中原地区到处是屠杀和淫掠,几乎可以确定她们有家也回不去了,无奈之下,冉闵只能把她们全部收留。

  留下一个人,就多一张吃饭的嘴,五万人,就是五万张嘴,粮食从哪来?

  后来冉闵被(慕容氏)鲜卑打败,邺城被攻陷,五万名汉族女子没有来得及出逃(其实她们又能往哪里逃呢?),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

  慕容氏鲜卑,这群被后世史学家称颂为‘准黄金家族’的骁勇能战的鲜卑人武装,把五万名脱离羯族魔爪不久的汉族女子全部充作军粮-------------------当年冬天就吃了个干净。

  那年冬天,邺城城外,五万名汉族女子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不相信是吗?-

  我所讲述的故事,也许与当时的真实史实有所出入,但五胡乱华这个恐怖的年代,却是真实存在于中国历史上的,只不过,在今天的史学家嘴里,那一时期被美化为‘民族大融合’。-

  那些在今天听来就如同西方魔怪片《指环王》里妖魔横行的故事,全部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可以说,五胡乱华时代的中原大地,不再是汉族文明的家园,而是地狱,是汉族人民的人间地狱,蛮族的兽欲天堂。-

  人类历史之可预见性,在于每当它发展到一种形态的极致,总会出现一个人物来扭转(拯救或破坏)它,在那个胡族横行生灵涂炭的不堪岁月,在汉民族走向灭绝边缘的时刻,那个人出现了。-

  他是一个在今天几乎不为人知的英雄,既使是历史学知识很渊博很丰富的人,也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或者一直错误的认为他是‘破坏民族团结的屠夫,双手沾满少数民族同胞的鲜血’。-

  他是五胡乱华时期中国北方炎黄子孙们心目中的救世主。-----他的名字叫冉闵。-

  关于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今天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中华文明是硕果仅存的那一个,不但如此,连中国人这个种族都是硕果仅存的。-

  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早已在战乱中消失。-

  古希腊?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和那座残破的神庙,还留下了什么?-

  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曾经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原印度人列为种姓制度中最底层的贱民,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时至今日,所谓的印度人,早已非印度文明时期的种族。-

  只有中华文明没有灭亡,只有汉民族没有灭亡。-

  如果不是冉闵,我们这个民族和他的璀灿文明,一千六百多年前就消失在屠刀下了。-

  - 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五胡十六国时期汉人政权冉魏的开国君主,性格,残暴?

  他的武艺高强,单论武力的话,绝对能跟西楚霸王项羽有的一拼的战神级人物,拿到虚构多过真实的《三国演义》里去,也只在吕布一人之下而已。

  冉闵的祖上并非武夫,而是实实在在的书香门第儒学世家。

  所谓的圣人孔子孔老先生这一辈子有五个姓冉的弟子,分别是冉求、冉雍、冉耕、冉猛、冉儒,其中冉求、冉雍、冉耕三人位列孔门十二哲之列。这几个冉姓弟子之中,孔子尤为喜爱冉雍,曾经称赞道:“雍也,可使南面”。

  看不懂就别看。

  冉闵就是冉雍的直系子孙。

  那么,他是怎样从一个儒学世家走到刀光剑影的战场,又是怎样成为一个勇冠三军杀人无数的猛将的呢?

  还是那句话,都是环境给逼的。

  回到五胡乱华时期,可以说,那段时期堪称是汉民族历史上不堪回首的地狱时期,那些原本游荡在华夏周边的少数民族,纷纷趁乱大举入侵,带来的是无休止的屠杀和奴役。在战乱和饥饿之中,北方汉人数量锐减,一度减少到仅剩四百余万,而入侵中原的胡人,却一度达到了五六百万之众。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局面!

  展开你的想象力,比如说,你居住的那条街上,忽然一夜之间满大街都是说着异域方言的手持利刃的白种人或者黑种人,我不信有谁能保持镇静。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汉民族从来没受到过像这样严重的威胁,即使是元清异族统治时期也比好这个时期要得多,因为汉人和异族人的比例从未像五胡乱华时期那样出现骇人的比例倒置。

  文明如果弱于野蛮,只有被屠杀和侮辱的份儿,历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据晋朝史料《徙戎论》记载,其实早在五胡乱华之前,北方地区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之多,很多地方胡人数目甚至超过了当地汉人人数。而到了五胡乱华时期,又有大量的西北各族胡人和发源于遥远的北方西伯利亚的鲜卑人侵入中原,随之而来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从而在人数上出现了汉胡比例倒置的情形。

  《晋书 王导传》--------“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这就是说,当时,跟随晋国司马氏政权向江南迁移的人口,超过了当时中原地区人口的半数以上。-

  留在长江以北的汉人命运很悲惨,胡骑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有多惨就不必再强调了,总之,很惨,活不下去了。

  在南方,爱国名将祖逖(他青年时代闻鸡起舞的故事广为后人所知)再三肯请东晋政府出师北伐,但皇帝司马睿一直爱搭不理的,事实上,东晋也的确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向北方进军。-

  祖逖只好自行组织力量,招幕了两千余民兵渡江北上,就凭这点儿兵力,这位爱国将领愣是在江北坚持了下来,还一度击败军事强人石勒的疯狂进攻,在河南南部开辟了一片根据地。-

  郁郁不得志的祖逖将军死后,东晋基本上停止了收复中原地区的军事行动。这个小朝廷在东南一隅苟且偷生,一度过得逍遥自在,那些士族子弟一个个摇着折扇忙着一种叫做“清谈”的语言游戏,所谓“清谈”就是不谈正事,只说那些天道啊沧海桑田啊花草树木亦有心灵之类的无用的东西。-

  当然,他们的休闲方式不止清谈,还有喝酒和“吸毒”,那时没有海洛因,所谓吸毒就是吸食五石散之类的补药。-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大文人大酸客余秋雨先生,将以上所述吃喝嫖赌加以美化,美其名曰“魏晋风度”。-

  回到长江以北,我们已经知道,那时期北方一度出现汉人人数少于胡人的局面,那么,如果任由各族胡人在中原地区繁衍融合,那么,必将会出现一个混血的金发碧眼的新种族,当他们贪婪的胃口无法满足的时候,势必会倾全力向江南东晋政府发动攻击。-

  如果顺利攻占江南,胡人们会像在中原地区一样,把南方汉人基本杀光。-

  或者出现另一种情况,既汉族人大部分被杀光,小部分被融入新的种族,既所谓的民族融合。-

  因此,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汉族像其它三大文明古国的民族一样亡族是很可能的。 -

  幸好各胡族之间不团结,互相攻击不止,汉姓匈奴人刘渊的前赵帝国,石勒的后赵帝国,军阀王浚和他的鲜卑人盟友,文武奇才刘锟,以及各路小诸候,十几路人马搅在一起杀个不停,反而无形中减轻了东晋的压力。-

  战乱造成的最致命后果是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这意味着没有粮食。-

  任何时候,没有粮食都是天大的灾祸。-

  公元306年,并州地区的百姓及士兵、官吏两万余户,在前西晋刺史司马腾率的带领下外出逃难,他们暂时性的占据了冀州地区,筑堡自守,后来形成号为“乞活军”的流亡农民武装,长期活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仅仅是乞求活下去。

  乞活军最初是在黄河中下游两岸活动,为了生存,他们先后为多路诸候卖命,频繁的参与军阀混战,之后由于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当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乞活军的主要活动也随之转变为抗击异族,在很长时间内,乞活军的主要敌人是羯胡石氏政权(后赵)。

  公元311年,洛阳城被匈奴联军攻破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和陈留(今河南开封东)成为乞活军屯聚的两个中心。

  乞活军(流民为主)在从事农业生产以求生存的同时,在与胡人的长期残酷斗争中磨练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并以骁勇善战著称。

  西晋彻底覆亡之后,这支流民武装长期活跃在冀、幽、并等州,一度与石氏政权进行过艰苦悲壮的武装斗争,正是因为乞活军武装的存在,间接的拖住了后赵大部分军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江南东晋政权的作用。

  公元309年,活动在黎阳地区的一支乞活军在和匈奴(注:“前赵帝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政权名字多得让人头晕,虽说五胡十六国,可不止十六个国家。)的战斗中被打败,乞活军将领冉隆和他的儿子冉襄等人战死沙场。

  冉氏家族活下来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他带领那支乞活军余部继续与胡族血战。

  11岁,他还只是个孩子。

标签: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