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读后

爱百科 46 0

  最近不知怎么的,突然又开始看书,连一向着迷的上网瞎逛都失去了兴趣。估计是这阵子时冷时热得天气给闹得,反正就是透着反常。

  从小就是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记得曾经创造过一个暑假看完一百本书的辉煌纪录!开学做假期汇报的时候,全班哗然,一致认定我在吹牛。可是天地良心,我确实没有撒谎啊,套用句鲁迅的话说,那是把别人花在抓苍蝇、赶蚊子,还有四国大战扑克牌什么的时间,都花在看书上了。所以至今我打牌只会争上游,四国大战只能做做公证人,象棋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是个臭棋篓子的水准,围棋倒还行,反正也不知道怎么下,兴起的时候抓一把棋子往棋盘上一撒,就算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了。

  话说回头,几天之内,一口气看完了赫连勃勃大王的《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以及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明朝),易中天的〈评点汉朝风云人物〉。无意中发现竟是从秦末一路浏览到了明末,如果再加上手头正加紧阅读的《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可算是一次中国古代史快速浏览版的“发现之旅”。颇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味。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最近不知怎么的,突然又开始看书,连一向着迷的上网瞎逛都失去了兴趣。估计是这阵子时冷时热的天气给闹得,反正就是透着反常。

  从小就是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记得曾经创造过一个暑假看完一百本书的辉煌纪录!开学做假期汇报的时候,全班哗然,一致认定我在吹牛。可是天地良心,我确实没有撒谎啊,套用句鲁迅的话说,那是把别人花在抓苍蝇、赶蚊子,还有四国大战扑克牌什么的时间,都花在看书上了。所以至今我打牌只会争上游,四国大战只能做做公证人,象棋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是个臭棋篓子的水准,围棋倒还行,反正也不知道怎么下,兴起的时候抓一把棋子往棋盘上一撒,就算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了。

  话说回头,几天之内,一口气看完了赫连勃勃大王的《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以及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明朝),易中天的〈评点汉朝风云人物〉。无意中发现竟是从秦末一路浏览到了明末,如果再加上手头正加紧阅读的《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可算是一次中国古代史快速浏览版的“发现之旅”了。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的这句话,已经被人们说解了千年,要再说什么,那也只是拾人牙慧了,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只想结合自己对这几本书的直接观感,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

  [IMG=C]]

  很早就在天涯见识过赫连勃勃大王的威名,在那里的“煮酒论史”,那绝对是“提起此人,大大地有名!”当时就仰慕地下载了一套没头没脑的“赫连勃勃大王文集”,在电脑里伴随着我度过许多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当时的感觉简直惊为天人,没想到有人能够把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说的如此引人入胜。

  真的翻开纸印的书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再也无法感受到在枯燥乏味的Word文档界面所体会到的那种震撼力。按说,这两本书的装帧和版式设计都不错,内容也跟我在网上看到的差不多。但阅读感受,就相差太远了。让人参不透这其中的区别。大抵是因为还是因为介质不同,阅读的心态不同,所造成的感受也不同吧?

  在电脑前,可能更多的是消遣,耳边听着音乐,手里做着老板的工作,冷不防可能老板就在后面窥伺,所以适合那种快意恩仇的东西,追求的是阅读的刹那快感和速度感,还有情节。而拿着一本书的时候,往往是在一天硝烟散尽时分,洗去征尘,酽酽的浓茶泡起,袅袅的一支烟夹在指间,兴许远处还有妻子看电视的背景声助兴,那个惬意哟,用成都话说:不摆了!

  这种时候,你就往往能看出著书者的真实水准了。

  比如说,赫连勃勃大王这两本书,看着精彩纷呈,花团锦簇的,说到底,不过是将《资治通鉴》里的相关内容,结合点其他村说野史,翻译成白话文,要紧处来几句卫嘴子(作者是天津人)的俚语和网络上的调侃,如此而已。

  比如说,“小哥们”就是典型的津味儿,或者说到武则天终于获得了皇后称号时,作者的评语:“……从此,她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许他和唐高宗本来就一人之上呢”之类不着四六的点评。

  当然,也不能说大王完全没有水准,光是把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十国的这些纷纷杂杂,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帝王们的名称、身世、祀号、缢号、以及因为避后世帝王尊讳而被史家篡改的名字都搞清楚,说明白,这就是一件不小的工程了,我在边上看得都累得钱文后文不相搭,更何况写出来?

  没有鄙薄的意思,只是就书评书,《华丽血时代》和《帝国的正午》作为历史教科书以外的历史知识补充,还是很有些兴味的。只是其中看不到作者自己的东西,并不是评点,而是作者只是罗列,没有梳理。从文字上来说,更是少了点韵味。

  在这里,倒是要推荐另一位网络历史写手潇水的作品《青铜时代》系列。偶然看到这位作者的作品,同样是古史今说,同样加入了网络语汇和流行概念,但看得出作者的学养功底和逻辑分析能力(作者是理科生出身,一直有一种印象,真正好的作家,往往由理转文,比如王小波。可能是理科思维的逻辑性、论证性,加上学识功底,更令人耳目一新?)摘出其中一段,将黄帝降临前:

  ……根据司马迁所说,大约是在五千年前一个普通的凌晨四点钟,黄帝出场了。

    当时夜色完整而且深沉,星星无言地闪烁,世界一片和睦。一个叫“附宝”的女孩,正在黄土高原北部安稳地睡觉,没招谁也没惹谁,不提任何要求,突然安稳地醒来。我们知道那个时代,人们都是依附在部族里过集体生活,而没有父母家庭。附宝醒来有点奇怪,就抬头看了看天,这一看不要紧,她那沉默的美丽,被一道嗤拉拉的闪电照亮,闪电仿佛把天空撕出蛇形的口子,缠绕着北斗七星,照亮了整个郊野。……”

  文字很清丽,也有韵味,有一种古典诗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比如说:“她那沉默的美丽,被一道嗤拉拉的闪电照亮,闪电仿佛把天空撕出蛇形的口子,缠绕着北斗七星,照亮了整个郊野……”,简直有如一首诗了。

  同样摘抄一段赫连勃勃大王在《华丽血时代》里描写后赵开国帝王石勒的文字:

  “……十四岁时,身骨壮健的石勒为人雇作脚夫,曾贩运东西到洛阳城内的上东门。大概是劳累数日,刚刚饱餐一堆胡饼,石勒腹圆肚饱之际,兴奋地大吼。恰值东晋高门贵族王衍乘轿经过,看见怪模怪样的一个大身板少年在那里乱叫,就对左右人讲:“刚才那个胡族小孩,观其音声相貌很奇特,恐怕将来会成为动乱天下的祸害。”于是,他命人快马返回,想抓住石勒。集市已散,往来人多,石勒早不知混到哪个沟陇地边去歇着,并很快被大清谈家王衍淡忘得无影无踪。……”

  语言通俗可爱,但有点单田芳评书的影子,不是吗?

  不过两本书看下来,也确实想了很多,人常说,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十国时代,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离乱、血腥的时代,有枪便是草头王,听上去各路英雄都有“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豪迈和英雄气概,但作为当年最普通的人,想来是不会有什么幸运之感的。所谓帝王的雄才大略,盖世英雄的冲天霸气,说到底,不过是万千百姓的骷髅上建起的,让人不得不心存鄙夷。

  曾经听老师说过一则轶事,说一位对华心存恶意的西方女记者,曾跟周总理论证过中国历史(这个故事我从来不信,哪有女记者还能钻研中国古代史这么冷僻的科目的),说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分裂的国家,还特意以这两本书中所涉及到的两个群雄奋起时代为例,试图证明台湾独立的合理性,结果被周总理雄辩滔滔的说:正是由于这两个时代的连年征战,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而汉民族凭借相对先进的文化以及文化的同化作用,使得民族本身淘汰一些旧的习惯和传统云云。在座的中国历史学家深受鼓舞。我不敢说周恩来的坏话,不过看上去也不像是一位政治家的口吻。

  且不论逸事的真实性,周恩来的这番话倒是很有见地,文化的交汇融合,本来就带着血腥气,但通过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连年征战,汉人由于与周围民族的通婚,基因更优秀了,倒是事实,当然,比起那漫天飞舞的人头来说,这只能是副作用了。

  前前后后数百年的两晋和五代,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当年汉民族血液中残存的血性和不屈,远不是现在我们在宋朝以后,尤其是明朝开始的委琐和怯懦,那个时代的汉人,可能也是开化不久,尚武精神犹在,所以有了毅然颁发“杀胡令”的冉闵,有了令毛泽东也不禁发出“千载之下,犹令人心向往之”的白衣名将陈庆之,还有隋唐好汉里一诺千金,为朋友李密甘愿共同赴死,再反李唐的王伯当。这一批人,也足以让我等后世男儿汗颜了。古人的肝胆,正印照出我们的委琐和怯懦,古人的勇武勃发,飒爽英姿,不也正对照着我们的容让和退缩吗?

  录一首两晋时期的著名英雄,也是“闻鸡起舞”成语的主角之一的刘琨的名作于后: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輈。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其苍凉、雄劲,不由人不发出悲鸣!为我们每天为稻粱谋的平淡生活,也为我们这个被化为绕指柔的民族!

标签: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