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辛和文化(续一)

爱百科 58 0

  证实舜帝曾到过藤州的蛛丝马迹亦可参考下述条文,古籍《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广西梧州白云山所立《舜帝南巡纪功碑》文记述:苍梧有白云山,乃九嶷支脉,舜葬山阳锦鸡岩,象为之耕。今于此立碑,以奉祀祭,彪炳千秋是也。

  古代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所绘苍梧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日广西全州、灌阳以东,湖南新田、蓝山、广东连县以西,南至广州珠江口外的南海。此图用长、宽各96厘米的黄褐色绢绘制,图的方向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今日地图方向正好相反。该帛书《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于公元1973年12月在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

  而藤州在古时就隶属苍梧郡,而且处在浔江的另一条通海的绣江航道的入口的地理汇合节点上。

  另有人认为:舜帝南巡到了藤州,也可从古人的诗词中得到间接印证: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被贬海南时在藤州与被贬雷州的兄弟苏辙相会,曾作诗一首,全诗文字如下: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九嶷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烟梅里,落日未落江苍茫。

  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黄颊如君长。

  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

  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古真吾乡。

  诗中有:“我行忽至舜所藏”一句,叙述他到了舜帝到过的地方。

  远古龙母饲龙事属于传说,渔夫钓巨鱼的事也只是船家的口口相传,无文字凭证。关于舜帝南巡的行程是否经过古藤州,历史学界亦争议颇多。

  注: 早前发表的 历史秘辛和文化  附录如下:

  《历史秘辛和文化》说明:这是一本同时涉及社会学、人类学、音乐、文学、地理学、绘画、雕塑等方方面面的书,表达作者对世界、生命、语言探索的热爱。

  内容导读:本书收录的文章从侧面为读者展示了从战国至建国初期,各时代社会风貌的窗口,让读者得以窥视中国自古以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社会轨迹、人文历史、哲学、伦理等的演化和变迁.本书文字风趣易懂,言简意赅,让读者阅读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作出一个系统性的了解。     

  以下按目录逐一展示文章:

  华南古水路--藤州异彩 龙母的传说,舜帝与百越,灵渠与鬼门关,伏波将军平交趾,吕洞宾与航道,唐代卫国公的李靖碑文,容县真武阁,道家观音阁,藤州水月阁,东渡日本鉴真和尚和当地的两名比丘尼,诗仙李白撰《紫藤树》诗,白藤浮江记,状元、宰相冯京传奇,风流的苏东坡、秦少游,合浦港和玉林港,中和瓷窑九龙杯秘不可言,大藤峡义军,肇庆羚羊峡和北江水运,梧州船运盛况,疍家或艇底人,袁崇焕守边战略构思,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陆顺德军事建树。广西人不可不看。

  三万里征尘 8•13上海抗战,封锁长江,弱势空军殊死拼搏,头面人物粉纷登场,各种博弈内幕。

  太行陉谈奇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太行陉瑰奇雄峻,数十万大军的命运,战争与和平,专家没有叙述清楚的历史细节。

  官非贼   官与贼是亘古的社会学话题,细细阅读本篇文章,可以有滋有味地品尝其中的奥秘。

  宋代间谍•豪杰雄风 只身深入虎穴,古代并无无线电设备,怎样联系故国?策动敌军数万弃暗投明,执行此任务之人须具决死心志及运用非常之手段。

  仙俗际遇•五台山.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的寺庙里礼拜,这个规矩还是隋朝的皇帝所订立.显通寺有大小铜铸佛像万余尊,其中的无量殿高达21米,没有一根梁木,建造奇特。

  海军•水雷出击  第二次淞沪抗战打响,炸掉在沪日军的指挥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可使其群龙无首;浦东的新三井码头在军事上至关重要.水雷爆炸威力巨大,要考虑敢死队员安全。

  男儿多奇志  一株外观生得斑驳陆离奇特的竹村民王二伢获得仙人吕洞宾下凡送给一个灵卜筒

  桂林岩洞•藏宝稀世珍 桂林石笋似的奇峰怪石嶙峋."石笋"之中有洞,深洞广而曲折,钟乳石奇形怪状,乃葛仙翁故居,实太上老君外宅

  大口金唱戏:你死你个事  一代名人大口金计划撰写一部剧本.人生道路从此发生变化。

  历史秘辛和文化 将按目录逐一展示文章。在微信搜索栏输入可看该文图片

  华南古水路一藤州异彩

  (一)

  珠江自古以来是华南的交通大动脉,浔江为珠江流域干流的中游河段名称,位于黔江段下游,西江段上游。

  浔江自郁江入口至梧州市桂江会合处共长172公里,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区三角咀黔江、郁江汇合口起,流经桂平市、平南县、藤县、苍梧县等县、市和梧州市,在梧州市桂江汇入后即称西江。

  亘古浩浩荡荡的浔江,从平南境内东下,转个弯,流过白马岬,形成了一股漩流,水势急激异常。

  相传藤(州)县古代新马的一位僧人时常在风云变幻之际,不畏风雨,登高望远:果不其然,只见江流越来越急,响声越发喧嚣;渐渐,江流中出现一个巨大的漩涡,传出的响声也越发惊人。

  僧人果断地将随身携带的小钟急促地连连敲击,激越的声波远播,时间刻不容缓;此时沿江上下的大小船筏急忙靠岸停泊。

  直等到钟声变为悠长缓慢,绵延不绝的声浪在河谷里回响,船家方能擦拭一把涔涔而下的额汗,起锚继续航行远方。

  据说,历代的官府均派人对此怪异事件进行了调查;调查后获得的报告是:白马岬一带江底不时会涌现巨洞,其洞深不可测,江水奔泻直下势不可挡,但凡船筏靠近者即被漩涡吸引堕入深渊,再无幸存;下堕船筏偶有堵塞该深洞,可止漩涡,然时日久远船筏材料腐烂,则深洞又复吸堕新船筏,如此循环不休。

  有儒者而深究其根底,则口口相传为远古时龙母饲龙,有小龙顽皮贪玩,竟乘月黑风高、无人发觉之际,钻洞穿透沙壤岩层,直达大海,后来大洞虽已淤湮;然每每风云际会,急风骤雨之时,滔滔江水借力冲缺阻碍遁走地下矣。

  后代邑人因而赋新马古僧庵一诗,其诗云:

  一俟飓风挟雨至,  新马水岬漩涡显;

  云重雷鸣激流涌,  僧人登高警钟响。

  昔时龙母饲龙洞,  底通南海船筏陷:

  船筏旋转急如风,  灭顶之灾在眼前。

  龙洞吸水通深渊,  溪流涸竭露苔藓;

  水淹江岸山田旱,  农户觅食藓与苋。

  驶船舍身赴漩涡,  千钧一发不顾险;

  直下深渊塞龙洞,  僧人消灾佛光现。

  又有另一个传说作为佐证:远古时该处江中有渔人偶然钓获大鱼一尾,然巨鱼力大无穷,竟然拖拽渔船而去,渔人虽已放尽船上十数丈长的钓绳,但渔船望水中下潜之势不止,眼见得渔船即将进水,渔人急忙挥刀砍断钓绳,方保住了人、船免遭厄运。

  这两个传说在浔江船民中流传甚广,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方渐渐不复传闻于世。

  舜帝南巡至此地的传说则又为古藤州增添了一层神采。

  古籍记载,舜帝以德治国,怀有追求国家大一统的抱负,曾南巡苍梧安抚边民,是首位开拓岭南并把中原文化带到岭南的上古圣君。古籍《史记》中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关于舜帝南巡,另一篇古籍《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有学者考证:书中所述荣水穷焉,即不庭山下乃是荣水之尽头矣;所言三身人者,即谓佛也,佛经曰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因而凡信佛之人都自称为三身人。依佛门《金光明经》卷一之三身分别记载:如来昔……因修行力故,得自在而能随应众生现种种身,称为化身;又诸佛如来为令诸菩萨体得生死涅槃一味……示现此项背圆光之身,称为应身;为灭除一切诸烦恼等障……唯有如如智,称为法身。盖《金光明经》所说之三身:法身的梵文:dharmakāya 、应身的梵文:sambhogakāya 、化身的梵文:nirmāṇakāya 。

  历史秘辛和文化 在微信搜索栏输入可看该文图片

标签: 历史文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