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申遗中国吉林省入围景区:高句丽 精华(转载)[已扎口]

爱百科 71 0

吉林省入围景区:高句丽

  高句丽 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灭亡于公元668年,中经二十八代王,历时705年,与我国中原地区的西汉、东汉、魏(三国)、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及隋、唐诸王朝同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众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中,可谓存续时间最久者。 高句丽本来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但由于在其势力扩张的历史演变中,疆域延伸到了朝鲜半岛,进而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三国鼎立(新罗、百济、高句丽)时代的重要角色,从而在阐述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方的历史发展时必然要涉及到高句丽的历史,使高句丽研究倍受中、朝、韩及俄、日等国学术界的关注。 高句丽族很早就开始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活动,汉平帝元始三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由卒本川纥升骨城(今桓仁县五女山城)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区)。从此,这里作为高句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425年。 东汉建安十四年,东汉割据势力辽东公孙康乘高句丽统治集团内讧之机进袭高句丽,“焚烧邑落,攻破国都”,国内城被毁。山上王移居丸都(在今集安城北)。自此之后,丸都山城一度被称为高句丽的“王都”。三国曹魏正始五年,曹魏毋丘俭攻伐高句丽,丸都遭受毁灭性的破坏,高句丽第十一代东川王“单将妻子逃窜”。山城从此荒废近百年。东晋咸康八年,即高句丽第十六代故国原王十二年的春天,高句丽重修丸都城,并于同年秋天又一次移居丸都城。但这次故国原王搬进丸都山城总共不到4个月,前燕慕容的军队又一次攻陷高句丽,“烧其宫室,毁丸都城而还”。丸都山城几经盛衰,终于荒废成历史的陈迹。 公元前三十七年,扶馀国贵族出身的朱蒙在卒本地区(今我国辽宁省桓仁地区)建立了高句丽国,在其建国的第二年,即公元前三十六年,桂娄部即代替了涓奴部成为高句丽的主体。在随后的岁月里,高句丽国逐渐统一了高句丽五部,把原有的五部划为了国家的行政区域。

  名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地点:辽宁省桓仁县、吉林省集安市

  王城: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

  王陵:麻线0626号墓、千秋墓、西大墓、麻线2100号墓、麻线2378号墓、七星山0211号墓、七星山0871号墓、太王陵及好太王碑、临江墓、禹山2110号墓、禹山0992号墓、将军坟及1号陪葬墓。共计14处。

  贵族墓:角抵墓、舞踊墓、马槽墓、王字墓、环纹墓、冉牟墓、散莲花墓、长川2号墓、长川4号墓、长川1号墓、禹山3319号墓、五盔坟1号墓、五盔坟2号墓、五盔坟3号墓、五盔坟4号墓、五盔坟5号墓、四神墓、禹山2112号墓、四盔坟1号墓、四盔坟2号墓、四盔坟3号墓、四盔坟4号墓、兄墓、弟墓、折天井墓、龟甲墓。共计26座。

  简介: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

  意义:作为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高句丽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其主要的历史遗迹大量地存续于中国的吉林省和辽宁省,成为该段历史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的王城、王陵和贵族墓更弥足珍贵。

  在王城中,五女山山城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高句丽创建的第一个都城。作为鸭绿江两岸现存100余座高句丽山城中建造最早的一座,它的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也较为完整。城内分布多处高句丽早期的重要建筑遗址及生活、军事遗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五女山山城承袭了中国北方民族构筑山城的传统,但在选址布局、城墙筑法、石料加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山城形式,是中国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山城建筑进入划时代阶段的标志。在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这里开始,高句丽民族逐步扩大活动领域,历经700余年,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文化。

  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世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劳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犹存。丸都山城的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透过它们,可以见证已经被历史长河湮没了的高句丽创造的辉煌文明。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城外,在群山环抱的通沟平原上,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洞沟古墓群,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它不仅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十几座大型高句丽王陵以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的一个缩影。矗立于太王陵东侧的好太王碑,其汉字镌刻的碑文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文献资料。尤为重要的是,地方文化底蕴与周边特别是中国中原文化因素的有机交融在它们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其独特魅力早已闻名于世,是高句丽文化昭示后人的经典之作。

  高句丽,我国史书也称高句骊、高骊、高丽,是公元前37年出现在东北地区的边疆民族政权,至公元668年为唐朝所灭,存世7个世纪。

  关于高句丽的政权归属,尽管过去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不确切,甚至错误的看法,但目前高句丽是古代中国的地方民族政权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多数学者的共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句丽是我国境内的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

  高句丽政权是西汉时期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的边疆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史书和碑刻资料记载显示,高句丽政权是夫余的一支南下和西汉高句丽县境内其他边疆民族共同建立的,之后又有沃沮、东秽、小水貊等其他秽貊族系的成员,以及汉人、鲜卑人、肃慎人等民族的成员加入,逐渐融合形成了高句丽民族。也就是说,高句丽政权的民族构成虽然来源众多,但这些民族都是西汉时期活动在东北边疆地区的民族,并早在周朝时期就和中央王朝建立了密切关系,至西汉时期他们活动在西汉玄菟郡,接受着西汉王朝的有效管辖,就是高句丽政权建立初期西汉对高句丽仍然是具体的直接管理,《三国志?魏书?高句骊传》载“汉时赐鼓吹技人,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高句骊令主其名籍”,说明玄菟郡总理高句骊事务,提供官服,高句骊县令掌管高句骊国的”名籍”即户口,负责处理高句骊的具体事务。唐朝继隋朝之后不断兴兵统一高句丽,理由之一就是高句丽的活动区域很早即是前代实施统治的地区。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在高句丽民族起源问题上还存在着秽貊说、夫余说、高夷说、商人说、炎帝说等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民族也都是古代中国境内的民族,并不能改变高句丽民族的归属性质。

  第二,高句丽的活动中心几经迁徙,但并没有超出汉四郡的范围。

  高句丽政权建立后,随着其势力的发展,都城几度迁徙,纥升骨城、尉那岩城、丸都城、平壤城、长安城都曾经是高句丽的都城。一般认为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的五女山城是高句丽的早期都城;尉那岩城在今吉林省集安市霸王朝山山城;丸都城位于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平壤城、长安城则位于今天朝鲜平壤附近。尽管高句丽后期将都城迁徙到了今天我国疆域之外,但高句丽兴起之前,西汉在东北地区的玄菟、乐浪、临屯、真番等郡,其管理范围包括了今天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因而高句丽的活动中心并没有超出原西汉四郡的管辖范围。

  第三,高句丽一直和我国历代中央王朝保持臣属关系,并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

  一方面,受国内形势的影响,历代王朝对高句丽的管理经历了一个由直接到间接,再由间接到直接的发展过程:两汉王朝对高句丽的管理是直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内乱,高句丽势力有所发展,除邻近的政权之外,多数中国分裂政权仅仅是要求和高句丽保持臣属关系;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分裂,隋唐王朝再不满足于对高句丽实施间接统治,公元668年经过隋唐两朝的努力,高句丽终于又被纳入到了唐朝安东都护府的直接管辖下。尽管管理方式不同,但历朝各代的统治者都认为高句丽的活动区域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隋朝的统治者认为”高骊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世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隋书?裴矩传》);唐太宗也认为高句丽乃”故中国地,而莫离支(高句丽的官名)贼杀其主,朕将自行经略之”(《新唐书?东夷高骊列传》)等等,也正是有如此认识隋唐两朝才不惜动用全国的力量统一高句丽。

  另一方面,高句丽也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在长达7个世纪的时间里,和每个中国王朝,就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处于大分裂时期的各分裂政权也都保持着密切的臣属关系,唐朝建立后高句丽”上封域图”及《通典?高句丽传》载”自东晋、宋至于齐、粱、后魏、后周,其主皆受南北两朝封爵”即言此。也正是因为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在唐朝统一高句丽后有一大批高句丽人为维护祖国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青史留名,诸如泉男生、高仙芝、王毛仲、王思礼、李正己等。

  第四,高句丽灭亡后主体部分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据学者研究,高句丽原有人口70余万人,唐朝统一高句丽后这些高句丽人的去向大致有四:其一是迁居中原。唐太宗、高宗两朝有近30万人被迁徙到了中原,占全部高句丽人的近一半,分布地点包括今天的北京、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众多省区,这些高句丽人逐渐融合到了汉等民族之中。其二是投入新罗(今朝鲜族的先民建立的政权)。通过投奔、被俘、并入等途径进入到新罗的高句丽人大约有10万人左右。其三是亡入??(渤海)。渤海国建立后,留居在故地的部分高句丽人投奔了渤海,人数大致在10万以上,这些高句丽人后来成为了渤海族的组成部分,在金代又逐渐融合于女真族之中,金朝灭亡后大多融入了汉族之中。其四是散入我国古代北方突厥等民族之中,人数在万余人左右。这些人加上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和高句丽原有的人口大致相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句丽灭亡后绝大部分高句丽人融入到了中华民族之中。

  综合以上各点,认为高句丽是古代中国的地方民族政权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高句丽的都城一度迁徙到今天中国领土之外,以及有小部分高句丽人融合到了境外民族之中并不能改变高句丽政权的归属性质。

  高句丽问题之二:高句丽、高丽和朝鲜族不能混同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她的族源不是单一的,且有主源非主源之别。她的主源应是秽貊族解体后东迁的各支后裔:高夷、夫余、沃沮、小水貊(梁貊)、秽等。高句丽出自秽貊族系,不仅有汉安帝在建光元年(121年)诏书中称高句丽为“秽貊”可证,而且直到5世纪后期,还有南齐官员称之为“东夷小貊”(《册府无龟?外臣部?备御二》、《南齐书?高丽传》)。

  此外,还有一批非秽貊族系的成员先后融入高句丽族,如古代朝鲜遗民,汉族人、鲜卑人、肃慎人,还有荇人、盖马、句茶、契丹、百济人等。

  高夷人最先使用了高句丽这一称号。高句丽在古籍中也作高句骊。高句丽称号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朝鲜前就已经存在。最初是西汉东北玄菟郡下之一县名。《后汉书?高句丽传》称:“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玄菟郡开始设立时,便领有高句丽、西盖马、上殷台三县。高句丽县之名应该是因高句丽人聚居而得。此后,汉玄菟郡不断加强对高句丽县等地方的管理。也可以说,高句丽人至迟在汉武帝时已生活在玄菟郡内成为汉政权管辖之下的编户齐民。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丽人在他们居住的中心地区建立起民族政权。尽管称高句丽国,一直也没有脱离汉玄菟郡和辽东郡的管辖区域。

  随着中原政权更迭,对北方管理机构及政策的变化,高句丽政权在玄菟、辽东地区发展、扩张,始终没有改变其作为我国东北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性质。这从高句丽同中原及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不断接受中原及北方甚至江南政权的册封,不断臣属、朝贡等方面可以得到证明。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不遵听唐谕旨,坚持向唐的另一属国新罗(位于今朝鲜半岛东南部)扩展势力,被唐和新罗联军攻破。高句丽灭国,高句丽民族绝大多数融合于中原汉族,或东北当地民族中,少数进入朝鲜半岛后融合于当地民族之中。

  高句丽政权存在时,史家们有时记为句丽、高丽,到了隋唐时期,中原史家和高句丽人大都习惯称高句丽为高丽。高丽实际上是当时对高句丽的简称或易称。史书最早出现高丽名始于公元398年,此后高丽一名频频出现于史书,与高句丽全称交替使用达百余年,至隋唐时期高丽取代高句丽称呼比较普遍。所以其本史实是:公元668年前的高丽是高氏高句丽简称或易称,与事隔250年在朝鲜半岛建立的王氏高丽无任何继承关系。但由于公元918年朝鲜半岛又出现一个名为高丽的王朝,历史上和现实中人们往往将其混淆。其实这是两个实质和归属截然不同的政权。

  918年建立的高丽王朝,因其第一代王是王建,人们称其为“王氏高丽”。我们不否认王建政权以“高丽”命名有兴灭继绝之意。然而却是在高句丽政权灭亡 250年后建立的。都城开京(今朝鲜开城),其活动范围没离开朝鲜半岛。所以,高句丽简称高丽与王建的王氏高丽,无论从时间上,活动地域上,王族姓氏上,治下臣民的组成上都存在着根本区别,是不应该混淆的。

  现代的朝鲜族人是在高句丽国家灭亡以后,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与交流中,以新罗人为主体形成的,在融合过程中也包括留在朝鲜半岛上的少数高句丽人、??人、汉人等。19世纪中叶以后,一部分朝鲜人从半岛迁入我国,成为今日我国境内的朝鲜族。

  通过以上叙述,高句丽、高丽和朝鲜族是有区别的,不应混同起来。需要指出的是,高句丽民族和国家在7世纪以前漫长岁月和历史发展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遗迹遗物。辽宁省桓仁县有高句丽第一个都城遗址下古城子、五女山城,这里有高句丽古墓、壁画、遗迹、遗物。吉林省集安市有高句丽都城国内城、丸都山城以及洞沟古墓群、好太王碑和大量出土文物。从吉林省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直至辽宁省本溪、抚顺、铁岭、沈阳、丹东,都保存着不同数量的高句丽古城、古墓和各种遗迹、遗物。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高句丽文化层叠压在汉文化层之上。这些遗迹、遗物不是现代朝鲜族的文化,也不是王氏高丽的文化遗迹,而是我国东北古代民族高句丽人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是我国的文物古迹。196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将洞沟古墓群(包括好太王碑)、丸都山城、五女山城、凤凰山城等公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宁、吉林两省各级政府也将有关高句丽遗址公布为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氏高丽和王氏高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权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名为高丽的政权。一是立国于公元前37年,在我国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出现的名为“高句丽”的地方政权,我国史书也称之为高丽。另一个立国于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名为“高丽”。为将其区分,学界一般以“高氏高丽”称呼前者,因为其统治者姓高;以“王氏高丽”称呼后者,因为其统治者姓王。因为两个政权都名为高丽,后人或以为二者有前后相继的关系,或将其混为一体,致使人们对高句丽历史的认识产生极度混乱,而实际上二者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主要体现在:

  一、两个政权立国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高氏高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未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后,因其不遵从隋唐两朝诏令,不断扩张,并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结果导致隋唐两朝的征讨。公元668年,高氏高丽终于为唐朝统一。高氏高丽的辖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东都护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辖,几十年后有一些辖境为我国历史上另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占据,一些划归兴起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权新罗,一些仍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族则绝大部分被唐朝迁徙到中国内地,后和汉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围各族之中,其王族后也绝嗣,立国7 个世纪之久的高氏高丽最终消失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而王氏高丽立国于高氏高丽灭亡250多年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其疆土发展为现在的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和韩国,人民发展为现在的朝鲜族和韩族。

  二、统辖区域不同高氏高丽初立国于我国境内的鸭绿江支流浑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后扩展到鸭绿江以东以南地区和图们江附近,统治中心最初在今辽宁桓仁县,后迁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迁至平壤。高氏高丽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达到极盛,最强盛时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东至日本海,西以辽河为界,北达今吉林省珲春市一带,南到北汉江以北。据《高丽史?地理志》载,王氏高丽在建国110年后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龙兴江一线,其北是我国历史上的地方政权渤海国的辖境,渤海灭亡后是我国的边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动地域。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辖境基本上是继承了新罗的疆域,其北部地区虽然有一部分与高氏高丽的辖境重合,但在高氏高丽灭亡初期即已经归新罗所有。由此看,王氏高丽统辖的区域并非高氏高丽的旧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丽占据平壤以北是后来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岛鸭绿江以东和图们江以南地区则是14世纪末叶,但此时王氏高丽已经为李朝取代,因而在统治区域上两个高丽也难以构成继承关系。

  三、辖境内民族构成不同高氏高丽辖境内的人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我国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这些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一体,史书和学界一般以高句丽族称之。王氏高丽辖境内的人民以新罗人为主。王氏高丽本即是新罗国民所建政权,兼并新罗和后百济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成为了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新罗人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辰韩和弁韩人,高氏高丽灭亡后虽然有一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罗人的主源。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人。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以来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为主,大量的史书记载也表明王氏高丽人和我国古人是把王氏高丽看作“三韩氏旧”的。这些源于半岛南部的民族成员,在王氏高丽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融合为一族,史书和学界一般称之为高丽族。王氏高丽为李氏朝鲜取代后,朝鲜也因此取代高丽,成为其族称,并沿用至今。

  四、王氏高丽非高氏高丽后裔王氏高丽的王族也并非是高氏高丽的后裔。关于王氏高丽建国者王建的族属,《高丽史》的作者认为“高丽之先,史阙未详”,但据我国学者考证,王建极有可能是西汉乐浪郡汉人的后裔,因为王氏是当时乐浪郡的望族,且人户很多。王建在临死时亲授的《十训要》中不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丽的后裔,而是说自己出身平民,并称“赖三韩山川阴佑”,统一了马韩、辰韩和弁韩“三韩”,其后代也多以拥有“三韩”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丽后裔,出于统治的需要,定当会大肆宣传,也可证王氏不是高氏的后裔。

  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王氏高丽都难以和高氏高丽构成继承关系。

  高句丽几易迁都历史概述

  高句丽从公元前37年建立政权至公元668年被唐灭亡期间,统治者曾几易其都,关于高句丽建都和迁都之地,中外史学界一致认为,最初建都于纥升骨城,继之,迁都到国内城,筑尉那岩城,即后来的风都山城,公元427年长寿王又迁到平壤。

  一、纥升骨城。根据《好太王碑》、《魏书?高句丽传》、《周书?高句丽传》等文献记载,公元37年高句丽建国时高句丽都城名纥升骨城。该城今地考证目前有二说,一说认为桓仁县城西北3公里的浑江岸边的下古城与古城后是纥升骨城遗址所在地。另一说认为桓仁县的五女山城是纥升骨城遗址所在地。

  二、国内城。公元3年琉璃明王由纥升骨城迁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为了加强保卫,于城北山上修筑了尉那岩城,后称丸都山城,位于今集安市区北2.5 公里的高山之上,方圆近7公里,建筑于公元3年,即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二十二年,到第十代王山上王(198年)时,进一步依山的自然形势续筑其城,使山城得以更趋完备。高句丽时期,曾两次以丸都山城为都,山上王一次(历时13年),故国原王一次(历时2年)。1981年,丸都山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平壤城。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于公元427年迁都平壤,表明高句丽统治的中心南移。长寿王,名高琏,也称高巨琏,公元408年被立为太子,公元 412年继承王位,419年逝世,被追谥为长寿王。还有史载称(平原王)二十八年(586年)移都长安城。今平壤及其附近有四座高句丽古城??大城山城、清岩里土城、安鹤宫和今平壤市区内普通江与大同江环绕的古城(简称为市区内古城)。关于平壤城、长安城与这四座古城的关系,据考古学家研究,有两点认识是共同的,第一,据文献记录,平壤城首先应有一座山城,该山城就是大城山城;第二,长安城系今平壤市区内古城。

  历史上高句丽与天朝的关系

  高句丽与中国的关系,或许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带过,其实高句丽的战略意图还是很清楚的。打开地图,高句丽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敌:西面为汉辽东、玄菟〔注:第二玄菟郡〕二郡,南为乐浪、带方二郡,北面是夫余,东边有沃沮。因此,除了对周边小邦和夫余、沃沮进行吞并、打击外,对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时战时和的态度,但中心是围绕着蚕食、兼并上述四郡进行的。一旦中原王朝强大时采取称臣纳贡的恭顺态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国家分裂,即乘机入寇侵掠,以收渔人之利。中间虽几经反复,有几次还因受到中原或地方朝廷的报复性讨伐而几乎亡国,但在五世纪初还是完全达到了其战略目标:上述四郡先后入其囊中,夫余等也先后征服,西至辽河,东、北已无强敌,东南与百济、新罗接壤。其后鉴于北魏已兴,向中原内地进取的可能性不大,长寿王于427年从丸都城迁都平壤,致力于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以打击百济、新罗为主;对中国则以辽河为界,采取守势。当中国再次统一起来后,高句丽以其倔强,击败了隋炀帝大军的进讨。后来又与唐朝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战争,最后终于在内部分裂,外部强敌压境的局面下灭亡。

  1、高句丽与东汉:打打停停

  高句丽立国之初,主要精力在于吞并周边小国以及应付象夫余这样的大国,还没有力量敢向天朝叫板。高句丽建国称王后,西汉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也承认其高句丽王号,并令玄菟郡管理。事情还是从王莽同志那里搞糟的,这个王皇帝一来比较讲究礼仪规矩,象高句丽这样的小国怎么好僭越称王?于是降一级为侯;二者还有给别人改名字的喜好,比如“匈奴单于”改作“降奴服于”,等等。待匈奴反了,就集三十万大军准备讨击,并征发高句丽人助攻。高句丽人不愿和匈奴打仗,派去的兵纷纷逃亡塞外为盗寇,还打死了辽西大尹田谭。这还了得,王皇帝派大将严尤来讨,严尤摆了个鸿门宴,斩了高句丽边将延丕,大获全胜。王皇帝大悦,又发挥了一下自己的嗜好:下旨贬高句丽为“下句丽”,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高句丽从此以后就成为东北的一大边患。公元14年高句丽人占领了属于玄菟郡的高句丽县〔注:高句丽既是族国名,也是县名〕,这是第一次攻陷了汉家的郡县。

  公元28年,东汉辽东郡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大武神王高无恤坚壁清野,退入国都〔注:时国都为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县〕附近的丸都山城〔注:今集安县西之山城子〕据守。汉军围困了三个月,高句丽人粮食将尽,大武神王急中生智,以犒军为名,派人给辽东太守送去了酒和捉到的鲤鱼。太守以为城里粮草充足,只好退兵。高句丽躲过了第一次几乎亡国的厄运。四年后,汉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册封恢复了高句丽的王号。但高句丽并未因此而停止对东汉的侵扰,公元37年大武神王向鸭绿江南的乐浪郡发动进攻,一度占据。七年后,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复了乐浪,阻止了高句丽的扩张,并划定朝鲜半岛上的萨水〔注:今清川江〕以南地区归东汉直辖,以北属高句丽统领。从此时起,高句丽的触角开始伸入了朝鲜半岛。

  此后高句丽与东汉中间维持了六十余年的和平,高句丽太祖王高宫在一世纪的下半期一直频频出击,周边小国陆续纳入其麾下。待周围统一,内部的王权经整合而大大增强后,于二世纪时重新寇边。至146年太祖王传为于弟次大王时〔注:太祖王在位91年传位于弟,又活了近二十年才死,寿命之长真是罕见!〕,高句丽与东汉发生了以下的几次较大的冲突:

  105年春,高句丽人寇略辽东六县,被太守耿夔击破,斩其渠帅;

  118年,高句丽与秽貊联合寇汉玄菟郡,攻华丽城;

  121年春,汉幽州刺史冯焕等击高句丽,被高句丽用诈降计打败,死伤二千余人;

  同年夏,太祖王合鲜卑共八千人侵辽东,太守蔡讽以下百余人战死;

  同年冬,太祖王合马韩、秽貊共万余攻玄菟郡,汉军得到两万夫余军的援助,击退之;

  146年袭扰汉乐浪郡,杀带方县令,掠太守妻子。

  太祖王之后,次大王、新大王、故国川王三代,对东汉采取了顺服的态度,除偶尔小冲突外,基本上罢兵休战,达半个多世纪。

  2、高句丽与公孙氏:远交近攻

  东汉末年,公孙氏雄踞辽东,远近戎夷咸服。高句丽与公孙氏的关系初时较睦,还曾出兵帮助其剿灭山贼。但196年高句丽新大王初即位时,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孙度之助,起兵争位,旋败死。从此高句丽与公孙氏就结下了墚子。公孙氏欲入中原争锋,必须要先解决高句丽这个后顾之忧;高句丽要想实现独霸辽东的预想,也必须要排除掉公孙氏这个障碍。二者都心怀鬼胎,互相提防。但高句丽毕竟力弱,主要采取保境安民的守势,待机而动。公孙康时曾给高句丽以重击,并焚毁其国都国内城,高句丽被迫迁都山城丸都(吉林集安以西之山城子)。

  高句丽在外交上对待公孙氏的一招就是远交近攻,分别与吴、魏建立了关系。233年,东吴曾派使者出使辽东公孙渊处,后来公孙渊反目,杀死为首的两使者。使者团中有几个逃亡到高句丽,假称奉孙权之命而来。从此高句丽与东吴一度打得火热,东吴还赐予高句丽东川王为“单于”的称号。但好景不长,曹魏当然不愿看到这种关系继续发展下去,频频派人出使高句丽,促其与东吴断交。几年后高句丽迫于魏国压力,与吴绝交,斩吴使胡卫等,送首级与幽州。

  形势发展很快,随着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国西南战线压力减轻,开始腾出手来收拾桀骜不训的公孙渊。237年,司马懿率四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征辽东,并要求高句丽出兵相助。高句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派出主簿大加率数千精兵帮助魏军作战。几个月后,襄平城破,公孙渊走死于梁水,公孙氏在辽东的势力土崩瓦解。魏军随即潜军浮海,又收乐浪、带方二郡。魏在原公孙氏所辖地区设平州,辖辽东、昌黎、玄菟、乐浪、带方五郡,并置东夷校尉于襄平以统管之。

  3、高句丽与曹魏:毋丘东征

  公孙氏败亡后,辽东诸郡尽入魏手。当时魏正忙于与吴、蜀的战争,内部司马氏与曹氏又斗得正欢,无暇回顾。高句丽故态复萌,东川王又开始频频入寇,攻打辽东几个小城,获得一些小胜,便自以为兵强马壮,大吹大擂。有大臣沛者得来绝食死谏,劝国王不要惹恼大魏,招来亡国之运,东川王哪里听得进去。

  果然,不久吴蜀方面战事稍息,魏国派毋丘俭东征,以报高句丽侵寇之仇。公元246年,毋丘俭带领魏军步骑万人,东出玄菟郡,向高句丽进发。高句丽东川王亲自率领步骑2万余人迎敌至沸流水,战魏军于梁口(注:今通化市江口村)。两军对阵,以死相搏,魏军以方阵迎敌。东川王被打得大败,魏军斩首数千级。东川王率少数残军狼狈逃回,据守坚固的丸都城。毋丘俭围城后,见山城的西北面山体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采用避实就虚,正面佯攻,西北偷袭的战法,选派一些身强体壮善于攀登的士兵,带着兵器长绳,偷偷地顺着山崖爬上去,先杀死上面的守兵,“束马悬车”,攻破了丸都山城。据《三国志》所载,魏兵“屠丸都”,采取了烧光杀光的策略,唯独对当初劝说国王不要侵犯魏国的沛者得来一家网开一面,“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不久,毋丘俭再征高句丽,东川王奔买沟(注:今朝鲜咸北会宁)。毋丘俭派玄菟太守王颀紧追东川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还〔注:1904年毋丘俭刻石记功碑在吉林辑安被发现,现存于辽宁省博物馆〕。东川王在逃亡中抑郁死去。〔注:据《三国史记》载,高句丽以诈降计刺杀王颀,打败魏追兵。此事不见于中国史籍,应为其吹嘘之语。〕魏军两次征讨,每次均俘获高句丽人口数千,将他们迁入内地。

  毋丘俭东征,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征讨,魏之势力远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原属高句丽统辖的朝鲜半岛岭东秽貊地区,也归入了乐浪、带方二郡。高句丽几遭灭顶之灾,侥幸苟延残喘了下来。以后四十余年,高句丽不敢再向辽东入寇,并频频向魏、晋纳表称臣,过了一段太平的日子。

  4、高句丽与前燕:千钧压顶

  斗转星移,到了西晋末年,国内狼烟四起,高句丽也欲借中原衰微之机东山再起,并先后蚕食吞并了朝鲜半岛上的乐浪和带方二郡。不料,一个强大的对手——汉化的鲜卑慕容氏政权在辽西崛起了。慕容氏本为东部鲜卑三大部之一,时其首领慕容?受晋封为“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封辽东郡公”。使慕容氏取得统辖辽西、辽东、玄菟、乐浪、带方五郡的合法权力。333年,慕容?死后,第三子?继立,337年称燕王,正式建立前燕政权。

  慕容氏立国前后,与高句丽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据记载,从293年至320年,高句丽先后七次入寇辽东、玄菟、乐浪、带方诸郡;慕容?也还以颜色,两次进攻高句丽腹地,还掘了西川王的王陵。及慕容?称燕王后,为进图中原,准备先一劳永逸地解决后方的高句丽问题。建威将军慕容翰指出:通向高句丽有南、北两道,南路险狭,北路平阔。建议佯攻北路,以精锐出南道直捣丸都。此建议为慕容?采纳。

  342年十一月,慕容?先派遣长史王寓率兵1.5万从北道大张旗鼓进发。高句丽故国原王果然中计,派王弟武帅精兵5万把守北道的关马山城,自己率部分老弱守南道。不料慕容?亲领精兵4万,以慕容翰、慕容霸为先锋,偃旗息鼓,从南路掩杀过来。结果不言而喻,高句丽军大败,两员大将被斩。燕军一鼓作气,杀进了丸都城,故国原王落荒而逃。燕军还抓获了国王的母亲和王妃。慕容?本准备追击,但北路的王寓因力弱战败阵亡,遂决定班师。燕军将丸都劫掠一空,虏走了高句丽百姓五万多口,还挖了国王父亲美川王的墓,带走了王父尸体。最后燕军一把火焚毁了丸都,然后班师回国。

  故国原王返回后只好重建家园,这次不敢再和燕人抬杠,而是收集了各种珍宝和虎皮、人参、鹿茸等特产,派王弟到燕国称臣纳贡。慕容?只把国王父亲的尸体还给了高句丽。过了十三年后,慕容?看到高句丽还算俯首听命,又接到送来了大量贡品,才把国王的母亲送回了高句丽,并封故国原王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乐浪公、高句丽王”。

  又过了十几年,前燕被前秦所灭。高句丽将逃亡而来的燕太傅慕容评执送前秦,并向苻坚称臣。高句丽与前秦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372年前秦送僧人、佛像、佛经与高句丽,从此佛教传入高句丽。

  5、高句丽与后燕:攫取辽东

  长期以来,高句丽一直没有忘记向辽东的扩张。然而一直没有如愿,还多次遭到中原王朝和辽东地方政权的大规模讨伐,几次使其邑落残破,王都被毁,濒临灭亡。因此在那个时期,高句丽的疆域很不稳定,经常是得而复失。

  风水轮流转,明天到我家。到了东晋末年,高句丽第十九代广开土王(韩国人认为这是他们的王,实际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若自认为他们是后裔,朝鲜族就是高句丽族的话,那么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省)时,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高句丽向外扩张的变化。中原地区的东晋政权已衰败不堪,早已失去了对周边地区的控制能力;各割据势力纷纷拥兵称雄;慕容氏的后燕政权也因内讧叠起,失去了对高句丽争雄的资本;北魏政权刚刚建立,其势力还达不到辽东;南面的百济政权也因天灾人祸,呈现衰败之象。此时,历史为广开土王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广开土王,又称好太王,名谈德。中国古籍中称其为高句丽王安。他生于公元374年,公元391年18岁时即位,公元412年39岁卒,其谥号全称为“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在高句丽历史上,广开土王以武功显赫而获得赞颂。在好太王碑碑文中,称他雄伟有奇才,“思泽洽于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是高句丽各王中比较突出的人物。他即位后,先后打败契丹、百济、夫余,并出兵帮助新罗驱逐了盘据半岛南部任那的倭人,声威大震。

  然而,广开土王的最大业绩,是使高句丽终于占据辽东,称雄东北。在广开土王执政的前期,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征伐百济的战争中,还腾不出力量进攻辽东,又加上当时控制辽东的慕容氏政权(后燕)还很强大,高句丽人还无力战胜慕容氏,不得不对慕容氏采取臣附朝贡,接受封王的策略。如公元396年,慕容宝嗣位后,曾封广开土王为平州牧、辽东、带方二国王。400年,后燕以广开土王“事燕礼慢”为借口,发起进攻,慕容盛亲统3万人马前来讨伐,高句丽不能敌,连失新城、南苏两邑,仅此一役,慕容氏拓地700余里,掠得高句丽5000户。当时,高句丽和后燕相比,后燕还占有一定的优势。

  好太王在顺利打败了百济以后,把主要力量转移到了辽东。公元404年,好大王一反臣服后燕的方针,与慕容氏进行了殊死的争斗,几经反复,终于将辽东地区据为已有。燕王慕容熙两次出兵反击,力图夺回辽东地区,均未达到目的,辽东自此牢牢地掌握在高句丽手中。从太祖王首次进攻辽东,到好太王最后占据辽东,整整经历了300年,此间,经过了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高句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实现了十几代国王的梦想。

  不久,后燕灭亡,北燕据有辽西。待北魏兴起,北燕灭亡时,高句丽迎北燕末主冯弘及北燕遗民至辽东。后因冯弘欲去刘宋,被高句丽长寿王(广开土王之子)遣人杀害。高句丽乘机兼并了北燕一部分遗民,并稳固了在辽东的地位,从中原内战中渔利。

  到长寿王末年时,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其南境自牙山湾经鸟岭、竹岭到平海与百济、新罗相接,扩大到今朝鲜大同江、载宁江、临津江、汉江沿岸,为高句丽全盛时期。据《魏书?高句丽列传》载,其“民户三倍于前魏时,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一千余里”。即东临日本海,西滨黄海,南到汉江流域,北抵辽河为界,是东北亚地区最为强大的王国之一。

  6、高句丽与南北朝:封贡不绝

  公元412年广开土王死后,其子长寿王即位。长寿王是高句丽诸王中精于分析形势,善于掌握全局,敢作敢为,颇为难得的人才。面对高句丽疆域扩大的新形势,他头脑特别冷静,采取了北和中原诸朝,南侵新罗、百济的策略。其时,北魏咄咄逼人,中国北方即将统一,高句丽向中原内地扩张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长寿王于427年将首都迁往平壤,这一举措具有两方面的好处:1)为抵御北部中原诸朝的进攻提供了弹性,保证了王都的安全,不会再轻易出现以前都城多次被毁那样的情况了;2)为推进南进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来的事态发展,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从长寿王起,高句丽采取了南进的方针,重点打击百济、新罗;对中原诸朝采取事大纳贡的策略。从五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将近两个世纪,高句丽与中原没有再发生大的战事。朝贡的次数大大增加,从东汉到十六国近四百年,史书记载的高句丽入贡只有12次;而整个南北朝不到二百年,记载的入贡次数却高达109次。是高句丽诸王接受南、北朝册封的记载不绝于史:

  413年,晋安帝册封长寿王乐浪郡公,高句丽王;

  420年,宋武帝封长寿王征东大将军;

  422年,宋武帝加封长寿王散骑常侍、都督平州诸军事;

  435年,北魏世祖册封长寿王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63年,宋孝武帝册封长寿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督平营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79年,齐高帝册封长寿王为骠骑大将军;

  491年,北魏孝文帝册封长寿王为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92年,北魏孝文帝册封文咨王为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朗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94年,南齐郁林王册封文咨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96年,齐明帝册封文咨明王为车骑将军;

  502年,梁武帝萧衍册封文咨明王为车骑大将车;

  508年,梁武帝加封文咨明王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518年,北魏孝明帝册封安藏王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520年,梁武帝册封安藏王为宁东将军、高丽王;

  526年,梁武帝令安藏王之子安原王延袭其父爵,为宁东将军高丽王;

  545年,阳原王嗣位,梁武帝其袭父爵位;

  550年,北齐文宣帝册封阳原王为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宁东将军、高丽王;

  559年,陈文帝诏授平原王为宁东将军;

  559年,北周高祖封平原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560年,北齐废帝册封平原王使持节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丽王。

  562年,陈文帝授平原王宁东将军。

  上述诸多册封中,值得注意的是领护东夷校尉一官职,本是为加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管辖而设立,原由中原王朝派人担任,后改由少数民族首领兼任,仍为中原政权的官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北魏与东晋南朝诸政权有些区别,北魏视高句丽为属国,故封此官;而东晋南朝诸政权以高句丽为藩属国,故在高句丽王前加“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等称号。从公元520年起,中原各王朝不再称其为高句丽王,而称高丽王,这都是由册封诏令而起。但是在《三国史记》中,始终称高句丽,就连中原册封之号,均记做“高句丽王”。可见,“高丽王”是中原王朝所加之号。

  7、高句丽与隋朝:炀帝三征

  隋代周后,又于589年灭陈而统一中原。然而,高句丽在隋灭陈作战时,就担心祸将临头,积极备武积粮,“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引起隋文帝极大不满,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很不客气地威胁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灭陈的次年,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598年,高句丽王率??骑兵万余进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十分恼怒,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并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关(注:今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但已无力投入战斗;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于是水陆两路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高丽王慑于隋军威,亦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于是罢兵。

  公元607年,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遇到高丽使者。炀帝以高丽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句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一直未前来。结果611年(大业七年),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炀帝将军队分成左、右12军,史称全军队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这年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隋先头渡河的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等战死。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进围辽东城。每当城池将陷时,守军便用缓兵之计,诸将为炀帝训令束缚,不敢专擅,致使辽东城久攻不下,数十万大军困顿于一坚城之下。六月,隋炀帝亲至辽东城督诸军攻城,同时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九军共30.5万人,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宇文述军一日七胜,很快渡过萨水(注:今朝鲜清川江),进至距平壤30里处。乙支文德佯为请和,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殿后的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战死,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经海道入?水(注:今朝鲜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处击败高句丽军,乘胜以精甲4万攻城,遇伏大败,还者不过数千人,退屯海边。及闻宇文述兵败,亦引军还。八月底,炀帝下令撤军,第一次征高句丽以惨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次出征炀帝接受上次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包围辽东城,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正当辽东岌岌可危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炀帝大惊,不得不密令撤军,军资、器械、攻具及营垒等皆弃之而去。第二次征高句丽又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大业十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注:即卑沙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时高句丽因连年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乃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遂班师还朝。

  8、高句丽与唐朝:最终败亡

  唐朝建立后,时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在位,为缓和与中原关系,接连遣使入唐朝朝贡,积极与唐朝修好。唐高祖以国家初立,也对其采取了安抚政策,如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并放回隋时虏获的高句丽人;高句丽也放还华人万余,并毁了由战死隋军尸体筑成的纪念物“京观”,让唐收敛安葬隋军骸骨等。双方使者来往频繁,高句丽曾派人11次入贡,甚至还曾派世子朝唐,一时表现出和平的景象。但背后,双方都明白最终不免一战。高句丽花费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边境修筑了长城,自夫余城(注: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海,长千余里,十六年修成。

  唐太宗贞观后期,大唐已空前强盛,东突厥也被消灭了,四夷威服,下面就开始着手收拾高句丽了,用太宗的话就是“为中国报子弟之仇”。贞观十七年(643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丽。次年十一月,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丽。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李?军攻克辽东重镇辽东城,斩俘两万余人。六月,唐军进至安市城(驻: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率15万大军前来救援,被唐太宗击败,余众归降,高丽举国震恐。七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至九月仍未攻克。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朝,没有达到征占高丽的预期目的。唐太宗此次出征,攻占辽东等十城,获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兵4万余人,唐军阵亡数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

  唐太宗回朝后,群臣建议对高句丽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太宗采取了这一建议。以后,唐军采取了对高句丽发动骚扰性攻击的策略,共有以下几次:

  647年,太宗命牛进达和李?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丽,拔石城,高句丽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

  648年,太宗派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薛仁贵父亲)率3万大军乘楼船渡海,入鸭绿水,于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丽军;

  655年,因高丽与百济、??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击高丽;

  658年,程名振攻克高丽赤烽镇(约在今辽宁海城境),斩首3000级;

  659年,唐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华表山)大败高丽军。

  公元660年,唐灭百济,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进攻,发35军,水陆分道并进。苏定方在坝江击败高句丽军,屡战屡胜,进围平壤;契?何力于鸭绿水大败盖苏文之子男生,斩3万人。时百济旧将叛乱,而苏定方围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于662年二月命唐军自高句丽班师。退军时,左骁卫将军、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在蛇水战败,庞孝泰和他的13个儿子(何其多也!)皆战死。

  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泉盖苏文死后,世子男生代为莫离支,但为二弟男建所逼,降于唐。唐高宗派契毖何力、庞同善等击高句丽,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以后一年多时间,各战场捷报频传:李?攻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注: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贵在金山击破高句丽大军,斩首5万余级,攻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李?等攻占扶余城,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再战薛贺水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注: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句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句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全部平定。

  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

  参考资料

  杨春吉、耿铁华、倪军民编,《高句丽史籍汇要》

  黄斌、刘厚生,《高句丽史话》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

  朴真?、姜孟山,《朝鲜中世纪史研究》

  姜孟山,《朝鲜通史》(一)

  《朝鲜历史概要》,北朝鲜出版

  《韩国史新论》,韩国出版

  张博泉,《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

  张碧波,《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上)

  王禹浪,《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中)

  耿铁华,《中国高句丽文化研究十年》

  耿铁华,《集安高句丽历史与好太王碑》

  范犁,《毋丘俭征高句丽的几个问题》

  徐光辉,《中原高句丽碑》

  李健才,《唐代高句丽长城与夫余城》

  刘永祥,《从都城变迁看高句丽的不同发展时期》

  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二)

  张文才,《中国军事通史(九)》

  杨希义、于汝波,《中国军事通史(十)》

  《中国历代战争史(七,八)》,台湾三军大学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

标签: 494位皇帝名字列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