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和廉颇下场凄凉

爱百科 60 0

  “将相和”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 这个故事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并被许多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所收录,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也都是出自这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并没有讲“将相和”之后的内容,实际上,蔺相如和廉颇两人在“将相和”之后的结局并不好,最终一死一逃。那么,他们在“将相和”之后经历了什么呢?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又破裂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将相和”之后的故事。

  “将相和”之后,赵国文武和睦,政治清明,迎来了一段欣欣向荣的时期。赵惠文王赵何也励精图治,别看在“将相和”的故事中他似乎十分软弱,且没有主见,实际上这是为了衬托蔺相如和廉颇的能力。

  赵国的强盛实际上与赵惠文王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他任用贤才,编练军队,拥有了一支强军。当时经过长期的争霸战争,秦国已经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而传统强国如魏国、楚国、齐国都已经在遭到连续打击之后衰落,无力与秦军抗衡。而赵惠文王通过整顿税收,积蓄粮草,编练军队和打击割据势力,也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说,此时的赵国是唯一一个还能阻止秦国统一天下的国家了。

  但不幸的是,赵惠文王才四十多岁就去世了。之后即位的赵孝成王赵丹尽管也想当一个明君,干一番事业,但他过于年轻气盛,总是想着迅速建立功业,结果犯下了不少错误。

  此前秦国不断进攻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韩国,蚕食了韩国的大片领土。到了公元前262年,秦国再次出兵攻打韩国,一举攻陷了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联系。秦昭襄王见上党已经被孤立,便准备彻底占领上党,收取这个胜利果实。此时韩国的韩桓惠王已经被秦军打出了“恐秦症”,就在秦国准备攻打上党的时候,韩桓惠王听说秦军又要来进攻,吓得赶紧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并提出愿意割让上党,让秦国不要进攻。

  然而当时的上党郡郡守冯亭却很有骨气,不肯投降秦国。他对上党的官吏们说,现在上党和韩国的联络已经被切断,秦军不断进攻,我们无法抵挡,不如就把上党送给赵国。赵国接受了上党,就注定会和秦国敌对,这样我们就可以让韩国和赵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了,也算是尽忠了。大家都同意冯亭的意见,于是向赵孝成王派出使节,提出把上党郡十七座城池全部都献给赵国,希望赵国来接收。

  赵孝成王得知后十分高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十七座城池,控制上党这个战略要地,这属实是一件大好事。但大臣赵豹劝谏说:“无缘而受禄,必然会招致祸害。”

  赵孝成王不高兴:“他们是因为仰慕我才来投奔的,怎么能说是无缘而受禄呢?”

  赵豹解释说:“上党的人如果真的仰慕大王您,为什么此时才愿意投靠呢?现在秦国切断了上党和韩国的联系,他们没办法,才投靠您的。他们这么做,无非是为了将战祸转移给我们赵国罢了,秦国没能拿下上党,注定不会善罢甘休,很可能会来攻打我们。我们能在强秦的攻势下守住上党吗?因此不如不要接受。”

  但赵孝成王无法放弃这么大的一个诱惑,又询问了平原君赵胜的意见,赵胜认为这么多城池不要白不要,于是赵孝成王就派赵胜去接收上党郡。秦昭襄王听说后十分恼怒,派人来索要上党,赵孝成王自然不同意。于是秦军直接进攻上党,秦赵战争爆发了。

  秦国派王龁率大军进攻上党,赵军果然抵挡不住,上党被包围了。赵孝成王急忙派廉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救援,结果还没赶到,上党就已经被秦军攻陷。廉颇只得停留在长平一带修筑工事,准备与秦军长期对峙,同时在这里接纳从上党逃出的百姓。上党郡守冯亭也逃到了长平,配合廉颇坚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长平之战开始了。

  此时赵军长途跋涉而至,又接连受挫,士气低落,而秦军却是准备充分,且人数众多,士气旺盛,指挥官王龁也并非泛泛之辈。纵使廉颇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没有什么扭转战局的办法,只能依山固守,凭借坚固的工事抵抗秦军。即便如此,赵军还是数次被秦军击败,数名将领也被斩杀,不过这些都是小败,赵军主力犹存。廉颇见无法击败秦军,干脆采取了“龟壳战法”,坚守不出,秦军多次攻打也没能攻下来。

  但赵孝成王对此却很不满意,他本来是指望着廉颇能够击败秦军,迅速收复上党的,怎么还这么对峙起来了?于是赵孝成王对此派人去指责廉颇,催促他出战。但廉颇很明白此时出战是什么结果,因此依然坚持固守。

  但这么长期对峙下去也不是个办法,首先赵国的国力就无法支撑。虽然赵军的数量少于秦军,但赵国的领土和经济基础都远远不如秦国,并且没有经历像秦国那么彻底的改革,也难以充分动员。于是赵孝成王就打算御驾亲征去与秦军交战,但大家都担心这么一个年轻气盛又缺乏实战经验的君主直接出征很可能会战败,一起劝阻了赵孝成王。

  大臣楼昌说与其冒风险御驾亲征,不如与秦国议和,于是之前还急于出战的赵孝成王又有了和秦国议和的念头。另一名大臣虞卿则极力阻止,认为此时赵国已经成为了秦国的最大障碍,秦国是一定会攻打赵国的,和谈肯定失败。但赵孝成王一意孤行,还是派人出使秦国去议和了。

  结果他的议和行动不但毫无成效,反而被秦国所利用。秦国盛情款待了赵国的使者,把两国议和的消息放了出去,原本与赵国有盟约的楚国、魏国见两国就要议和了,也就打消了出兵支援的念头。然而秦国一面款待使者,一面却在积极动员,向前线调运了更多的军队和物资,最后以赵国缺乏诚意为由中断了和谈,继续向赵国进攻。赵孝成王议和失败,还失去了盟友的支持。

  于是这下赵孝成王更急了,他愤怒于自己被秦国欺骗,也急于挽回自己的名声,便继续命令廉颇主动进攻,廉颇却依然在长平坚守不出。此时秦国又使出反间计,派人散布谣言说廉颇已经打了很多次败仗,容易对付,秦国真正害怕的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如果他作为主将,秦军就危险了。

  赵孝成王轻信了这些谣言,当然也可能是他本来就已经对廉颇的坚守不出失去了耐心,只不过需要一个借口来撤换廉颇。于是借着这个机会,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赵军的主将,让这个年轻气盛的小将去执行自己的命令,主动进攻,挽回名声。

  此时蔺相如终于出场了,此前这一系列事件蔺相如并没有参与,因为他已经卧病在床,奄奄一息。但即便如此,在听说赵王打算任命赵括为主将的时候,蔺相如还是硬撑着去见赵孝成王,劝他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这注定是行不通的。赵括没有继承他父亲的才能,只会空谈兵法,不懂随机应变,大王您要三思。”赵括的母亲也劝赵孝成王说赵括其实并没有才能,请大王不要任用他。然而赵孝成王一意孤行,终究还是派赵括取代了廉颇的主将之位。

  赵括领着二十万援军赶到长平,廉颇也只能嘱咐他小心谨慎,之后黯然离去。此时秦兵已经增兵到六十余万,赵括却依然主动出击,之后的故事我们也都清楚了。赵军大败,四十余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著名的长平之战以秦军的决定性胜利而告终。最后一个能够阻止秦国统一的诸侯国也元气大伤,此后再也没有哪个诸侯国能阻挡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了。

  消息传到赵国国都邯郸,几乎家家披麻戴孝,哭声不绝。蔺相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去世的,他曾经匡扶社稷,振兴赵国,一次次临危受命,为赵国扬眉吐气。没想到到了晚年却亲眼见证了如此惨痛的失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化为泡影。本就已经病重的他很可能就是因为听到了这一消息,从而一命呜呼的,这个结局不可谓不悲惨。

  而廉颇呢?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的身体好一些,抗挫能力也强一些,依然挺了过来。但赵孝成王可能是觉得刚罢免他又启用他实在太丢人了,因此没有马上起复廉颇。于是秦军继续进攻,势如破竹,接连攻下赵国多座城池,就连赵国国都邯郸都被秦军包围了。幸好楚、魏两国此时还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拼死来救,这才终于击退秦军,否则赵国恐怕就要提前灭亡了。

  祸不单行,就在秦军退兵之后不久,原本与赵国友好的燕国又派兵前来进攻。原来当初长平之战后,燕王喜派丞相栗腹来到赵国,这个栗腹回去之后就对燕王说:“赵国在长平之战后损失惨重,可以趁机进攻。”群臣也纷纷附和栗腹的意见,只有乐毅之子乐间和大夫将渠极力反对。然而这个燕王喜跟赵孝成王一样,急于建功立业,他一意孤行,还是倾全国之力,对赵国发起了全面进攻。

  此时赵国已经元气大伤,根本无力抵挡燕军。赵孝成王这才想起廉颇,此时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赶紧任命廉颇为将出征。廉颇先后在鄗城、代地之战中大败燕军。两路燕军都被击败,廉颇甚至反攻到了燕国的国都蓟城,燕王赶紧割地求和,两国这才停战。

  廉颇因为立下大功,受到了赵孝成王的重赏,然而他此后的命运却并不好。公元前245年廉颇正在领兵攻打魏国,赵孝成王却突然去世了。此后即位的赵悼襄王根本不信任廉颇,当即撤除了廉颇的军职,并派乐乘代替领兵在外的廉颇。廉颇听说后十分愤怒,直接带兵攻打乐乘,乐乘落荒而逃。廉颇也索性不在赵国待了,就这么投降了魏国。

  然而魏王虽然接纳了他,却并不重用他,廉颇十分郁闷。而赵悼襄王这几年也没过什么好日子,经常被秦军攻打,节节败退。眼看局势危急,赵悼襄王又想到了廉颇,便派使者去查看廉颇的情况,想看看他体力如何,还能不能打仗。这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由来。

  然而这个使者却早已被廉颇的仇人郭开收买,尽管廉颇在使者面前极力展示自己,显示自己还能披甲上马作战。但这个使者回国之后却对赵悼襄王说:“廉颇的饭量还好,但体力已经不行了。”于是赵悼襄王就没有起复廉颇,廉颇依然在魏国郁闷地待着。

  后来楚国听说廉颇这个名将在魏国,又暗中派人把他接到楚国。但廉颇在楚国依然没有什么展现才能的机会,并且他十分思念家乡,经常说:“我还是想被赵人任用啊。”可惜他这个梦想终究没能实现,廉颇最后就在楚国郁郁而终了。

  蔺相如和廉颇都是当世英才,却遭到如此对待,落得如此结局,实在令人惋惜。在六国抗秦的过程中,六国其实有许多机会击败秦国,消除秦国的威胁,却最终因为联盟间离心离德以及六国内部的各种因素而未能实现,最终反而是六国被秦国一一消灭。然而秦国统一之后却很快又犯了当年六国的错误,最终二世而亡。这正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