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未必得知孔子其人,孔子的学说也不适应当时的环境

爱百科 76 0

  韩愈诗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这是说,孔子“周游列国”并未到秦,结果捡了星星丢了日月。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孔子因为不满鲁国掌握实权的贵族季氏对他的排挤,带领若干弟子离开鲁国去到了卫国,由此开始了他十四年的“周游列国”旅程。

  在这十四年里,他先后到了卫国、陈国匡城、蒲地、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叶国、楚国,其间还返回过鲁国。

  孔子的“周游范围”,大致不出现在的山东、河南一带。位于“河西”的秦国,孔子并未涉足。

  秦国发迹很晚,原来连诸侯都未获封。周孝王的时候,因为居于“犬丘”的秦族非子善于养马和繁育牲畜,才封其于秦地,赐嬴姓。非子的儿子为秦侯。

  中原进入春秋时段,秦国的存在感仍然不强,当时强大的中原诸侯们都不把秦国放在眼里。

  孔丘

  就孔子来说,很可能也认为秦国属于“化外”的没文化之地,不大可能有去秦国传播他的思想的主观愿望。

  而孔子“周游列国”之时,秦国未必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学者。

  孔子曾代理鲁国宰相一年。这一年,是周敬王二十年(前500年)。

  这个阶段,正是中原吴国和齐国大战;晋国和楚国也参与争霸。总之,战事频仍,如火如荼,乱作一团。而此时的秦国,似乎还只是“偏安一隅”,没什么大的动静。

  秦国是否知道中间隔着若干个诸侯国的鲁国有一个孔子,确实很难说,史书并不见记载。

  孔子的“大同”思想的确很好,但在当时却不适合当时的环境需求。

  “小康”和“大同”,都是孔子提出的美好愿景。不过,他主张,只有通过“克己复礼”,回到西周的“宗法”“礼制”状态,才是最理想的路径。这显然与当时的社会“主流”需求不相吻合。

  平王东迁,标志着延续了几百年的西周“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宗法”“礼乐”制度框架的崩塌。

  春秋形势图

  及至春秋,诸侯争霸,实际上是农业生产力革命风起云涌的表现。

  谁能为诸侯争霸提供理论根据和操作方法,谁就会受到诸侯们的热情接纳和积极扶持。所谓的诸子“百家争鸣”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主流”需求下形成的。而且,当时是典型“一边倒”的“买方市场”——谁的主张措施有实效,谁就受欢迎。

  于是,早于孔子百多年的管仲,被亲桓公委以重任,助其成就了霸业。小于孔子几十年的李悝,受到魏文侯重用,使魏国迅速成为“强国”。晚于孔子约百年的卫鞅,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为后来的嬴政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总体上,当时能够对诸侯争霸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基本都是“法家”。

  百家争鸣

  而“道家”、“儒家”、“墨家”、“名家”、“农家”、“阴阳家”等等学说,尽管也蕴含相当辉煌的成分,但对于“强国”和“争霸”来说,基本没有大用,因此不可能被诸侯们用于“治国理政”。

  “兵家”是有用的,只是“用途”稍窄。

  “纵横家”,如苏秦、苏代等,更接近于“阴谋家”角色,难有记于史册的资格。张仪,与其归入“纵横家”之列,莫如归于“法家”,他实际上极好继承了商鞅的“大政方针”,善于外交,只能说他更具殊人才能。

  这就是孔子在那个时代不被各国重用的主要原因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