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末五代河北诸藩镇当中,以魏博士卒的战斗力最强,并且在军中实行父子相承、亲朋互助的制度。对于藩帅来讲,这种现象固然可以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士卒之间抱团作恶的现象,稍有不顺心便会作乱。从中唐到五代,在150多年的时间里,魏博士卒经常发动兵变,小则威胁、勒索藩帅要求赏赐,大则驱逐或杀死藩帅,气焰极度嚣张。
唐朝末年,罗绍威做节度使时,因为难以忍受魏博士卒,尤其是最精锐的“牙兵”的挟持,曾勾结大军阀朱温围攻“牙兵”,将八千劲卒悉数斩杀,时在天祐三年(906年)。经此一事,魏博军镇的势力大不如前,但由于积弊日久,士卒骄悍不法、动不动便搞兵变的传统并未消除,依然经常威胁到河北乃至整个帝国的安危。其中,后唐初年由兵痞皇甫晖发动的叛乱,便是典型案例。
皇甫晖本是魏博军镇一名普通士兵,生性骄悍不法、好乱乐祸,而且超级喜欢赌钱,由此在军中结交了一大批赌友。后唐建立后,为了防备契丹的入侵,庄宗李存勖曾派出大批魏博士卒前往瓦桥关戍守,皇甫晖也在其中。按照最初的约定,戍期结束后,士卒们将会回到魏州跟家人团聚,并能得到相应赏赐。
然而等到戍期结束,士卒们按照约定回返魏州时,却在贝州接到一纸莫名其妙的命令:留在当地屯田。魏州近在咫尺却不能回,偏偏要留在这鬼地方种田,魏博士卒感觉不爽,心中的苦恼、郁闷可想而知(“为魏军卒,戍瓦桥关,岁满当代归,而留屯贝州。”见《新五代史·卷四十九》)。
既然无法回家,士卒们在百无聊赖之际,便只能靠赌博来消磨时光。某日,皇甫晖跟赌友照旧耍钱解闷,结果由于手气太背,没玩几把便输的精光。为了翻本,皇甫晖便向赌友们伸手借钱,但却没有一个人借给他。皇甫晖因为输红了眼,又借不到钱,突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竟然纠集几个同样输光钱的赌友,打起了发动兵变、抢劫贝州的主意。
皇甫晖虽然是个无赖,但脑子并不傻,知道仅凭着两三个人、几把刀枪起事,无异于痴人说梦。正因如此,皇甫晖便在军中进行大肆煽动,以“返回魏州,跟家人团聚”为幌子,鼓动大家跟他一起干。魏博士卒们早有此心,但一直没人敢挑头,如今见皇甫晖登高一呼,便一窝蜂似的加入其中,很快便聚集起上千人。
皇甫晖自知资历不够,恐怕不能服众,便把都将杨仁晸抓来,想让他担任首领,但遭到后者的拒绝。皇甫晖一气之下将杨仁晸杀死,随后又找来一名小校,想让他带领大家攻打贝州,但同样遭到拒绝。皇甫晖杀掉小校后,又将裨将赵在礼抓来,威胁他充当首领,后者因为怕死,只能俯首听命。
叛军拥立赵在礼为首领后,便连夜火烧贝州,随即又举兵向东南,很快便攻进防守空虚的魏州。等到进城后,赵在礼自封为邺都留后(魏州又称邺都,留后即代理节度使),并任命皇甫晖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很快,魏博士卒兵变的消息传至洛阳,李存勖迅即派大将元行钦率军平叛,结果后者在魏州城下遭遇惨败。
为了平定叛乱,李存勖只能派出头号名将李嗣源出征。李嗣源是李存勖的义兄(李克用的养子),在后唐创建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在建国后却屡遭李存勖的猜忌,如今率领大军平叛,难免会心生非分之想。果不其然,李嗣源抵达魏州后不久,便与赵在礼、皇甫晖联合,随即率大军南下进攻洛阳。
李存勖获悉李嗣源造反的消息后,亲率大军征讨,结果还没达到汴梁,士兵便溃散大半,无奈仓皇地退回洛阳。不久,侍卫大将郭从谦为响应李嗣源,便率士兵火烧兴教门,并围攻李存勖。李存勖众寡不敌,最终被流箭射死,年仅42岁,时在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李存勖之所以落到兵败被杀的下场,“导火索”竟然是赌徒皇甫晖输红了眼,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李嗣源称帝后,为奖赏皇甫晖的“功劳”,便任命他为陈州刺史。后晋年间,皇甫晖一度入朝担任卫将军,后来又外放为密州刺史。后晋被契丹所灭后,皇甫晖逃至南唐,担任奉化军节度使。周世宗亲征南唐时,皇甫晖率军抵御,结果被对方大将赵匡胤擒获,后因重伤不治而死,时在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此时。距离皇甫晖在贝州发动兵变,正好过去30年时间。
史料来源:《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标签: 洛阳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