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灭亡?

爱百科 155 0

郑和末次下西洋是从1431年宣德六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结束,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非常遗憾没有绕过好望角,否则极有可能开启十五世纪中国大航海的新时代。更可惜的是一代航海家郑和在这次归途中去世了。

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灭亡?

没有了郑和的大明帝国依然在明宣宗的治理下如日中天。随着郑和远航发展的朝贡贸易扩大了天朝的国威和势力,也同样增加了朝廷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还可以增加军备,在对蒙古的战事中让明军保持压制态势。

这一切到了16年后,1449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情形急转直下。集永乐、宣德近四十年国力积蓄之大成的50万精锐在土木堡一战全军尽没,神机、五军、三千等三大营连带三朝元勋宿将一网打尽。英宗被俘,瓦剌铁骑饮马北京城下,一时间大明朝风雨飘摇如同北宋靖康末年……后边的事诸位看官都知道了。

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灭亡?

有一种阴谋论(是否阴谋存疑)的说法是,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的内阁文官集团的阴谋,利用这个机会清除元勋集团,以达到限制皇权的目的,之后的结局似乎也印证了这个结果,从此以内阁首辅为主的文官集团开始了和皇权的博弈。那么这和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有什么关系呢?

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灭亡?

按照上述阴谋论的逻辑,郑和本人恰好是永乐靖难的功臣元勋。永乐二年燕王府太监马和因靖难军功被朱棣赐姓“郑”,于是日后叱咤远洋的三宝太监郑和隆重登场了。在永乐宣德两朝,郑和始终是皇权团队的核心成员。与其他小伙伴不同的是,朱能、张辅等人是明军陆军部队的核心,而郑和后来成了大明远洋海军的缔造者。

在没有飞机的时代,永乐宣德时代的明军步军不但可以抵御蒙古铁骑的进犯甚至能反攻蒙古各部;而郑和统率下的明军水师,扫平近海的同时甚至做到了巡航远洋,战无不胜的地步。这已经超越了朱元璋时代,可以说这是永乐大帝一手制定的一个伟大战略,通过靖难功臣集团取得的陆、海战略成就,进一步巩固自己夺位的合法性,同时压制了洪武建文两朝的南京文官集团,因为他们或支持或同情懿文太子朱标及建文帝,不利于永乐政府的执政。

陆军在朱能去世后还有张辅,北防蒙古,南平安南交趾,战功赫赫;海军有郑和七下西洋,扫平东南亚,完成永乐盛世最后的华章,海、陆并进,相得益彰。可以说自洪武始,永乐宣德及正统十四年之前,是大明朝文官官僚集团最难熬的岁月,因为他们一直忍受着朱元璋朱棣父子皇权的无情压制。

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灭亡?

拯救者于谦

时间来到了1433年宣德八年这个窗口节点,这是郑和最后的时刻,从此再无下西洋。而随着郑和的逝世,明成祖当年制定的海陆并进的战略,遭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平衡被打破了。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文官集团得有多么开心。硕果仅存的张辅,失去了重要的奥援,独木难支,也在以后的岁月里垂垂老去,至土木堡之变时,年已七十五岁高龄的英国公太师张辅竟然无法参与军事部署,只能与那些他曾经带过的光荣部队一起为大明尽忠了。

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灭亡?

所以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结束,直接导致了永乐时代精心布下的以元勋集团制约文官政府的战略破局,从而带来了蝴蝶效应:土木堡之变的结果被文官集团利用从而结束了明朝皇权独大的时代。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