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战后,对于后金的战事不利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搅局吗?

爱百科 136 0

萨尔浒战后,对于后金的战事不利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搅局吗?

可以说,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在对阵后金的战争中,败多胜少,的确有着文官集团搅局的因素,但这并非主要因素,大明的胜少败多,单纯来说,是多重因素,需要我们借助着历次交战来具体甄别一下。

(一)开铁之战 众军喋血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六月十五,萨尔浒之战三月后,努尔哈赤再度出兵四万,兵锋直指开原与铁岭,交战过程中,开原总兵马林、副将于化龙并全城军士尽皆战死殉国。

七月,努尔哈赤再度发兵三万进攻铁岭,镇守沈阳的总兵官李如桢胆怯不敢救,最终,铁岭卫失守,大明上下五千余人阵亡。

开铁之战的失败,实际是军事主官李如桢的个人胆怯与经略杨镐、熊廷弼之间的过渡期,导致辽左防务出现空虚,以及杨镐误判努尔哈赤想要进攻沈阳,所以重点防御搞错了方向所指,因此,军事层面的因素,更多一些。

萨尔浒战后,对于后金的战事不利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搅局吗?

(二)辽沈浑河 再度成殇

天启元年(公元1620年)三月初十,努尔哈赤率军约八万人,沿着浑河,进军沈阳,三月十二日,趁着夜色掩护,抵达沈阳,当时驻守沈阳为总兵官贺世贤与尤世功并七万大军,但是,在交战中,贺世贤勇猛好斗,被吸引出城,后金四万多兵力将其团团包围。

城内的尤世功见状,率军出城接应,而此时,因为新上任的经略袁应泰政策失误,改变熊廷弼的布置,换防军将。

且轻信投降的蒙古人,导致城外大战之际,蒙古人趁机叛乱,打开城门,努尔哈赤率军冲杀,最终,三月十三日晚,贺世贤、尤世功,双双战死,七万军民,几乎所剩无几,沈阳失陷!

萨尔浒战后,对于后金的战事不利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搅局吗?

此后的浑河血战,总兵童仲揆、陈策,以及石砫都司秦邦屏、秦民屏率领的四千多白杆兵,戚继光的侄子副将戚金统领的三千浙兵,也可以称之为戚家军,共计七千多人,拼死拦截后金六七万大军。

最终,拼杀后金近万人后,全部战死殉国!

之后,努尔哈赤进兵辽阳城下,经略袁应泰放弃婴城固守,都督大军五万人出城血战,最终力战不敌,袁应泰自尽,辽阳失守。

辽沈浑河之战,大明败在了三方面,一是袁应泰的处置失策,改变军事布置,轻信蒙古人,给了努尔哈赤可乘之机。二是大明军将虽然作战英勇,但是彼此之间缺乏配合。三是大明众将军事指挥出错,放弃婴城固守,好勇斗狠,最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萨尔浒战后,对于后金的战事不利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搅局吗?

(三)广宁惨败 经抚不合

天启二年(公元1621年)正月二十二,努尔哈赤出兵广宁,在西平堡击败大明守军罗一贯部三千人,被杀伤五六千人,此时,广宁守军十四万,但是,却是出现了经抚不合的现象,经略熊廷弼职权被广宁巡抚王化贞架空,而朝廷的党争,也是牵连到这里。

熊廷弼为人不善处理同僚之间的关系,因此,朝廷无人替他说话,而王化贞则是受到了内阁的重视,因此,熊廷弼负气、大局一发不可收拾。

正月二十二,王化贞调令他信任的副将孙德功与中军祖大寿率军九万,援救西平堡,熊廷弼也调派他手下的总兵官祁秉忠、刘渠率军近三万援助西平堡,来到平阳时,孙德功叛变,率领大军后撤,导致祁秉忠、刘渠孤军被努尔哈赤大军包围,最终全部战死。

萨尔浒战后,对于后金的战事不利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搅局吗?

孙德功趁势占领了广宁,王化贞被迫出逃,至此,广宁丢失,大明十二万大军,大半投降、逃散,败的相当耻辱,而熊廷弼对此也是不管不顾,直接烧毁辎重退回了山海关。

所以,纵观广宁惨败,军事指挥上,实际没有任何的错误,援救时间也很及时,罗一贯、祁秉忠、刘渠并数万将士奋勇拼杀,是完全只得称赞的。

但是,朝廷的党争加之文官之间彼此的勾心斗角,彻底的使得局势崩坏至此,王化贞的轻信叛徒、愚不可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可不谓之惨败!

萨尔浒战后,对于后金的战事不利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搅局吗?

(四)结语

当然,大明与后金之间的交战还有很多,比如崇祯二年乙巳之变、四年大凌河之战等,都是文官集团乱参与以及军事指挥方面出现了问题。

因此,晚明时期,明军败多胜少,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因素。

首先,军事指挥层面,要么存在以短击长、好勇斗狠的局面,要么出现联络不当、增援不及的现象,也有着指挥官或士兵贪生不死、逡巡不前所致。

萨尔浒战后,对于后金的战事不利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搅局吗?

其次,朝廷的争斗,不单纯是阉党,更有无所事事无什大用的文官集团的争斗所致,例如广宁之战,又比如大凌河之战的惨败,都是如此。

所以,明军的战败,绝非单一因素,是多重复合因素所导致,以上便是我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

文:信陵小司徒

图: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 《中国军事通史 明朝卷》

2. 《中国古代战争词典》

标签: 萨尔浒大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