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式人物隐居山林,逃避社会责任吗?他们没有公共关怀吗?

爱百科 146 0

  大四第一学期的作业。其实这个更是资料汇集。

  道家思想常常被世人看作是一种避世哲学,道家人士常常隐居山林,似乎是要远离这个世道。但是只要稍微找一些关于道家的文献以及看以道家为宗者的表现,就可看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一般认为,道家思想起源于老子。《老子》一书虽不能确定是老子所作,但道家一直将其奉为经典,那么《老子》的思想在道家学说中便至少也算是有代表性的了。在《老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政治方面的论述。如《德经》中言:“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昬。人多知巧,而奇物滋起。法令滋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五十八章》)“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老子·六十章》)另如《道经》中言:“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道。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老子·二章》)“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章》)由此可见,《老子》中是有明确的政治主张的。与其“道法自然”(《老子·二十章》)之哲学观相适应,谋求一种“小国寡民”式的“圣人之治”。也就是说,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之一,道家同其他各家一样,是积极参与政治的。而且老子中有一个简略的政治纲领。

  作为先秦道家中的代表人物庄子,在反应其思想的《庄子·内篇》中,虽然直接表述其政治主张的内容不是特别多,也没有提出类似于政治纲领的内容来,但是这并不能说庄子是主张消极避世,不问政治的。一般说庄子有避世思想的,多会举到《人间世》中的例子,认为《人间世》中的“孔子”,即庄子的代言者,就其对颜回、叶公子高等的话来讲,似乎是主张保身之术的,并不谋求政治上之进取与主张。但如果结合全书环境以及时代背景,那就可以看出这并不能简单归为保身之术。庄子所在的时代,是被称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庄子外篇·胠篋第十》)在时代。在《人间世》中则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卫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了而已。在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人民既被战争之祸,又要承受统治者为维系战争而进行的巧取豪夺。对于当时从氏族中独立出来而又积极参与列国政治的士来说,其从事政治的道路也是充满了危险的。如《人间世》中所言:“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叶公子高语。)“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颜阖语。)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个人的政治主张是很难得到实现的。在当时,有如吴起、商君变法而死者,不可胜数。因此庄子本人并非不主张入世,而是主张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以期保身。而且“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義也。”既然此二戒人人都有,那么人们自然也不应该有“悦生而恶死”之暇。因此,不去做“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之事,不去像螳螂一样“怒其臂以当车辙”,才是为人保身从政之前提。在这里其实也就讲道人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以其用处而用其用。如有樗树,让其“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寢卧其下”,才是顺乎自然之道理。因此,庄子在这里不是尽求政治之无用,而是求顺其“自然”而谋“圣人之治”。

  又如汉朝初年以黄老之学盛,如《史记》中提到:“(曹参)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自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参相国世家第二十四》)汉朝初年正是在曹参此类黄老之术下,通过休养生息政策,推行编户齐民制度,经过积累,才赢得“文景之治”。这也是道家学说在政治上推行得比较成功的案例。也证明道家不是只可用来空谈的玄理,在道家思想中也不是只有“精神自由”。

  即使是后世的道家,也不是全都以不问世事而出名。比较大的转折可能来自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如陈寅恪曾经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指出:“当魏末西晋时代即清谈之前期,其清谈乃当日政治上之实际问题,与其时士大夫之出处进退至有关系,盖借此以表示本人态度,及辩护自身立场者,非若东晋一朝即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之玄言,已失去政治上之实际性质,仅作名士身份之装饰品者也。”(《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201页)而清谈本身与魏晋玄学有着密切关系。如早期清谈中的阮籍、嵇康就都是遵从老庄之学而非名教之学者,如陈寅恪引《魏志·二一王粲传》裴松之引嵇康传中说“(嵇康)博洽多文,长而好老庄之业”,同时在政治上又是“积极反抗司马氏者”(《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204页)。可见持老庄之学者仍然不是为政治上之积极分子。直至后来名教与玄学统一,老庄之学便在多数士大夫中渐失其原有之政治追求,但为人们论其哲学思想,求个人精神的自由或成一精神之避难所,以及显示一种风度去了。与下层巫术结合而成的神仙道教,则与原有的道教精神有相隔远矣。

  由上所见,道家亲近山水,但并不是说要逃避社会责任。至于道家无为的印象,可能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对“无为”的误解吧!

标签: 道家代表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